,以前积压的货物都被文聘带往南洋,现在他们迫切需要劳力扩大生产。
关墙上,皇帝与宋贵人相认,相对吁嘘。
关墙下,俘虏群中突然想起一个尖锐的声音:“做五年奴隶?我乃公卿大臣,世家子弟,谁敢以我为奴?”
接着一个声音冲出俘虏群,向城楼上高喊:“陛下,陛下,我乃尚书贾诩贾文和,我曾努说李榷、郭汜放陛下东归,我曾劝止羌兵强索宫,我有大功于国,望陛下救我。”
贾诩,刘备听到这个名字,走到城楼边,手扶女墙向下观看。张飞凑近刘备耳边,低声道:“大哥,这就是带五百士兵向我投降的那人。”
贾诩被誉为三国四大军师之首,他地智慧,却象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横竖是个死,何不先聚集军队,干脆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如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向西北故土,也未见得晚呀。”贾诩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煽动了李榷、郭汜劫持帝驾,贾诩之谋,实已致汉朝江山于万劫不复之境。现在,他又在皇帝面前做好作歹,扮演起护花使者的角色,劝止羌兵进一步向皇帝讨要宫女。
他厕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在某个诸侯的厅堂,简直就是流窜作案。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地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儒士本色。
其实贾诩的一生,二句话可以概括:永远投靠最强者;永远踩着别人向上爬。
皇上抬起手来,正准备说话,刘备鄙夷的从鼻端中发出一声冷哼:“谁在看管俘虏?俘虏私自冲出队列竟无人管制?军法官何在?一律记过。”
一名士兵恼羞成怒地冲出队列,抡起皮鞭,几鞭下去,打地贾诩满地乱滚。
曹操举步上前,抱拳拱手:“玄德公,贾文和也算一带公卿,此人之才,屈身劳作,恐怕太过。不如,玄德公将他给我,我愿意千名俘虏换回此人。”
刘备摇摇头,暗想:“郭嘉可以给他,甚至诸葛亮都可以给他,但贾诩这个危险之极的人物,绝不能到曹操手上。”
“昔日,董卓毙命,李榷、郭汜本想解散部队,分头逃亡。然而,正是这个贾文和劝解李榷等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故此才有劫持帝驾所为。他危邦乱国,种下恶果,汉室危急至此,我正要找他算帐,孟德兄,我意已决,请再休提。”
皇帝被刘备勾起心头事,以手连连拍着椅背,愤恨不已。
卢植、皇甫嵩微微颔着表示赞同,杨彪等文官回转过身去,充耳不听贾诩的哀号。
刘备转头与张飞商量:“三弟,你打算把这个人卖多少钱?我打算买下来,今后好好折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