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时不待我一(2/2)

“皇上,内地贼起于万历、天启年间。援辽兵丁陆续逃回,不敢归伍,因而结聚抢掠,以渐蔓延。不幸边地亢旱四载,颗粒无收,京、民二运转输不继,饥军饥民半从贼,遂难收拾。”刑尚书杨鹤奏秉“朝廷要解决贼之祸,首先在安民,让百姓都先回到家乡,然后朝廷发放,让他们耕,并且最起码要免除赋税三年,西北才可回复元气,百姓有田可,有粮可吃,自然不会去那朝不保夕的贼寇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臣认为要决剿灭,不留后患!”

历延庆、平凉以抵西安,但见五月不雨,以至于秋,三伏亢旱,禾苗尽枯,赤野青草断烟,百姓离,络绎载。每一经过所,灾民数百成群,拥告赈。近且延安之宜、雒等,西安之韩城等属,报有结连回罗,张旗鸣金,动以百计。白昼摽掠,弱血。盖饥迫无聊,铤而走险。与其忍饿待毙,不若抢掠苟活之为愈也。”

“老臣对杨鹤杨大人的看法不敢苟同,如果照杨大人这样的法国库需要化多少银两,杨大人你算过吗?”孙慎行是尚书,关心的自然是国库里面的钱够不够用。

“孙大人,贼之患不除,国家就一日难以安宁,阉党祸虽大,但已经是湮灭在即了,贼之祸现在愈演愈烈,必将危害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民以为天,想想当年太祖是为什么才奋起抗争推翻元朝暴政,才得的这个天下!”杨鹤针锋相对

他在奏折中向朝廷请求“俯念秦灾重大,关系匪轻,敕下覆议,将天启七年负欠并今岁加派地亩辽饷亟赐免征,复将见年者酌减一半,其馀军饷宗禄一并宽缓。不然,即日取此饿莩毙之杖下无益也。更祈皇上敕俯查万历十一年并十三年全陕大荒事例,慨发帑金遣官赈济,于以救灾民而安地方。异日公家之赋,犹可望之将来。如曰内帑已匮,诸饷不继,蠲赈两端,概靳不施,万一祸大作,天下动摇,勿谓臣今日缄不言。”

“这个,臣估计有一千万两白银应该差不多了。”杨鹤估摸着说了一个数字。

“诸位卿看杨大人这个办法可行?”朱影龙抬问群臣

朱影龙记得这个杨鹤可是支持“剿抚并举,寓剿于抚,以抚为主”的,何以变的如此起来了,难史书记载错了,是了,他的提议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表面上看起来他是支持剿的,实际上还是抚为主。

陕西贼之祸朱影龙不是不知,只是当时他朝廷被魏忠贤等阉党一系人把持,朱影龙就算想到什么办法解决,那个时候也没有说话的权力,现如今他才登基还不到一个月,政权还没有稳固,辽东还在打仗,本无暇顾及西北,但西北之事也不能再拖了,他业已答应三边总督武之望补齐三边守军的军饷,这样分程度上会减少饥军掺合到农民起义当中来,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手段,并不能解决本问题,本问题是让民回家耕地,朝廷还要拿钱粮在补助他们,而不是向他们继续敲骨髓,要粮要钱,朱影龙的想法是把农民起义扑杀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以后不可收拾之局面。

朱影龙看完李应期的奏章,合起来,然后传了下去,让百官一一传看:“诸位卿,攘外必先安内,朕决定痛下决心解决这个贼之祸,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都说说。”

“一千万两,杨大人,你好大的气,这件事要成了,朝廷最起码要掉两千万两。”孙慎行主,自然知对各地情形了如指掌,西北缺粮,如果让贼回家耕地,首先就要供应他们吃喝和粮,就算不收任何的赋税,最起码也要供应半年以上,这笔开销就是天文数字,尤其现在阉党把持了江浙这个产粮重地,漕运不通,粮价已经涨到相当度,这些天他为了压平粮价就够他受的了。

“不错,国库现在是能拿这么多银,但杨大人你可知,现在最大的隐患不是贼,而是魏忠贤的南京伪明朝廷,朝廷一半以上的赋税都自那里,还有粮,没有粮,你的拿什么去安抚贼,你拿什么去剿灭贼,臣的意思,贼的事情先放一放,控制事态不要一步扩大,等朝廷消灭了南京叛贼,再回过来解决贼问题也不迟!”孙慎行反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