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携美而归xia(2/2)

所叹的乃是国家之秋也。

华恒:“什么事都瞒不过秦兄,在下最佩服的就是秦兄的才学,蜀中众多名士看过此赋,但是都无法知究竟是何人所作,在下便想到了秦兄,有这样奇怪的事当然要请教秦兄一下了!而且此赋也与蜀中大事有关,秦兄当然应该知。”

说着从怀里取一份纸简,递给刘渊。

刘渊接了过来,但见上面用隶书写着“悲秋赋”三个字,书倒是显得非常秀气,不过自从刘渊在扬州创立了楷书和行书之后,中原人对这两都是趋之若骛,包括蜀国和大明的文人也大半放弃了用隶书写文,现在大分文字都是用楷书写成,这篇赋还是采用了隶书,看来作者确实是有心要混淆视听。

刘渊放下已经拿起的酒杯,听华恒这样说,这篇赋倒还真是关于蜀国的,有些好奇,:“原来竟然有这等事,华兄今日想必是拿来了此赋吧!”

华恒失望之,他显然认为刘渊能够帮他找写这篇赋的人到底是谁,:“秦兄你可能不知,这篇赋在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蜀中名士纷纷有了反映,他们针对的就是安乐公主的事!”

但见首句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华恒苦笑:“秦兄不知,此赋倒有些奇怪,只现了几日,便在蜀中引起轩然大波。”

刘渊放下纸简,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华兄为何如此看重这篇赋,以秦渊来看,只是一个讽喻的赋词罢了!”

刘渊笑:“既然查不来,那便不要查了,大概此文的作者并不想让人知罢了。”他不知华恒张什么,只不过这些蜀中名士大分都有这个病,最小题大,只是一篇赋而已,莫非又是侮辱到了蜀国?恐怕就是如此,以前有位中原文人在诗中提到蜀国风俗,稍微有些揶揄之意,都能够遭到蜀中名士群的反对,甚至连名上书,闹得沸沸扬扬,这个地域的文人确实有些怪异。

这个典故说的是蓝帝先是娶了一个昭华,然后因为看到妹妹的,也把妹妹昭荣娶过来,整日**廷,不问朝政,于是便酿成了惨剧,后来蓝帝**于鹿台,两妹被斩,国家也败亡了,而这篇《悲秋赋》其实主要目的便是写这方面,说一个国家若是遇上这样的事,那就是到了秋季,将陷落了。

刘渊慢慢读了下来,但觉得这篇《悲秋赋》写的倒是非常,尤其是用词非常到,看来是手之手,只不过到了后来作者又以秋隐喻,说的竟然是**廷之事,其中更有五皇时妹同时**廷的典故。

刘渊虽然心里明白,但是却宁愿装糊涂,:“此话怎讲!”

:“华恒也不知,只知此文署名是落叶老人,虽然也许这落叶老人就在成都城里,但是想要追查这篇赋到底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却是很难查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