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扬名(2/3)

些诗词的价值,但终归不是自己所写,最多将原作中一些和自己经历不太相符的地方小修改,所以仍然用很谦逊的语调说:“这些诗词只不过在下在各地游历时候所写,多是发发心中的牢而已,赵兄雅量不弃已是我最大的荣耀了!”

王静辉淡淡的对赵叶说:“赵兄,你认为这些诗词歌赋能够理国家吗?”

“赵兄,汴都开封差不多有一百万以上的人,大多数人都看不起病!我下山到游历的时候见过许多这样的悲惨的事情,到了汴都开封后亲目睹它的繁华后,发现这里有更多的人需要医生,当我知玻璃可以卖到很的价钱后,便生这样的想法:那些富人可以毫不犹豫的掏几万两银买这玻璃,我为何不能用他们手中的银为我大宋的贫民多些好事呢?所以我就选择了徐家作为合作伙伴,用这玻璃的利给贫民看病买药,这些还不够,我要写医书,培养更多的医生和我一同把这件事下去!赵兄是读圣贤书的,应当知孔圣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仁’,仁者人,所以人者为仁,现在我所作的事情如果能够让百姓减少病痛的折磨,给百姓带来福祉,所以也算是仁之一了。所谓君不言利,其实孔圣人是反对对国家和百姓无用的追求利益,玻璃此

赵叶说:“刚才王兄所发的牢也不是没有理,以诗词来作为国家取士的标准是有些不妥,这是明摆着的,算不得议论朝政。”

但是王静辉这刚想起来,就被自己给否定了:王安石那个倔老儿肯定容不下自己,后来的吕惠卿这类玩谋诡计的手更不是自己能够对付的。改变历史?谈何容易!他心中刚兴起的一丝火苗就这么又被自己的理智给镇压了。

赵叶说:“王兄文笔极佳,是我生平仅见,想必王兄已是功名在将要参加明年的闱科举吧?”

王静辉说:“赵兄,咱们不说这个沉闷的话题了,在下的医馆这个月上就要在城西开张了,到时候还要请赵兄光临啊!”赵叶说:“王兄医馆开张我当然要到场,不过据在下所知城西那里住的都是贩夫走卒,王兄把医馆开在那里可能会赔本的啊,你要是愿意,小弟在城东有片宅,王兄可以拿去开医馆!”

赵叶说:“当然不能,但这是大宋选官吏的唯一途径啊!”王静辉说:“我常闻本朝太祖太宗时代靠的就是实际问题的策论。国家治理的好不好与诗词写得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这些诗词歌赋只是舆情娱乐而已,若是用此来选我大宋官员,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在下宁愿这些诗词永不发表,也不愿用此来博取功名!”

王静辉想到宋代的科举内容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诗赋、贴经、墨义,诗赋以声韵对偶定优劣,贴经和墨义以熟悉程度定下,虽然在范仲淹和王安石主持的两次变法期间改考经义策论,但在变法后又回到了老路上来,如果自己去参加科举考试,凭借自己超的记忆力和宋词大家们的经典之作,考个士及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赵叶聪颖机智,当然知王静辉说的什么意思,但他还是没有说话,王静辉见他不回答,便走到窗前推开窗:“赵兄可知这繁华的汴都有多少人?这些人当中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忍受一生的痛苦?!赵兄,不要说一个贫穷人家了,就是一个中等之家,如果家中的主要劳力生了一场大病也足以是这个家到卖儿卖女的境地!”说到这里到是让王静辉想到在原来那个时空中很多医院都钻里,其医德医风让人恨不得拆了它。

王静辉说:“在下选择医馆的位置的时候就是要的这个地方,那里的百姓每天为生计奔波没有什么钱来治病,在下和珠宝店的徐老板说好了,我和他合作玻璃生意,我占八成的利。我将会用这八成的利来给那里的百姓减免看病所需的医药费,让他们少受病痛的折磨!至于城东那里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那里住着全汴都最著名的名医,用不着小弟在那里上一脚了!”

王静辉当然知像赵叶这样的读书人是看不惯这些营营谋利的事情的,但如果不说服他,恐怕今后还会在私下里把自己瞧扁,所以问:“赵兄一看就是自官宦人家,请问你一家岁几何?”

赵叶当然明白王静辉话中的意思,说:“王兄悲天悯人,不过君言义不言利,王兄为何对这孔方兄这般看中?如果缺少银两的话,我可以资助你一些!”

看到赵叶沉不语,王静辉说:“抱歉了赵兄,在下在这里又妄议朝政了,你看在下是不适合官的,恐怕朝堂之上会得罪很多人的,我还是我的医生救人算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