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隔离措施与消极防治瘟疫官员的办法,居然是“让他们感受到瘟疫对他们的威胁”心中也有些迷惑。
王静辉进一步解释道:“殿下,现在那些反对派的官员之所以采取消极对抗瘟疫地原因。便是他们认为瘟疫是上天对圣上德政有亏地惩罚。而这‘德政有亏’多半指的便是‘濮议’了,宰辅韩相和参知政事欧阳大人是支持圣上地决定的。因为圣上才是皇权的代表。不过此次雨涝灾害和瘟疫的蔓延,使得百官有了弹劾他们地借口,所以为了减轻他们自身所受到的压力,就必须降低这此灾害和瘟疫的影响。其实就他们本身的想法来看,也未必是支持隔离措施的,不过眼前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也只能是权其利害,择取其一了。同样,反对派官员之所以对瘟疫并不热心,一是因为他们在政治上没有风险;二便是他们自己居住的环境相对比较安全,认为瘟疫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
颍王赵顼皱着眉头说道:“难道王兄的意思是等他们身家性命受到瘟疫的威胁后,他们才开始积极抗灾防疫吗?”
王静辉笑着反问道:“难道不是吗?!你刚才也给我看过韩相昨天的奏章了,你知道为什么韩相把那家富商家全家感染瘟疫地事例协商的原因吗?你再想想今天这些官员对防治瘟疫的态度如何?”
颍王赵顼低头想了想后说道:“我终于明白王兄昨天奏章的用意了!王兄果然是高明!”
王静辉说道:“殿下。高明不高明我不知道,也不想去评论,但殿下是未来的国主,有很多事情等着殿下去面对…”
颍王赵顼笑着接着王静辉的话头说道:“又是王兄那套‘政治是只讲求结果的学问’吗?呵呵,我和父皇也提及过,父皇也很赞同呢!”
王静辉看到颍王赵顼这次倒是出于内心的说笑,对于赵顼地转变在他眼中也是非常快的,这不能不使他产生了一种错觉:难道当皇帝的人对权术的接受能力天生就比别人强?!他可不知道英宗赵曙曾经为此罚过颍王赵顼闭门读书的事情。
王静辉继续对颍王赵顼说道:“殿下。不同的人对政治有不同地想法,不可因噎废食,胸怀大度能容得下反对的意见和思想才是殿下作为大宋储君所必备的。好了,殿下,等这次灾害平安过后,我再写些策论来说说我的看法。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防止瘟疫继续蔓延,尤其是其他三个城区,至于原本最为糟糕的西城区,现在瘟疫在这里反而得到了最有效的控制,在今后的一段日子里患上瘟疫和治愈康复的患者,都会朝着一个比较乐观的方向发展。”
颍王赵顼似乎对刚才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无奈现在的时机不对,也只能暂时放下来等眼前这些麻烦事过后再和王静辉细谈了。赵顼说道:“这次我代父皇到你这里来,临行前父皇也交代我要问问你还有什么好方法来遏制这瘟疫灾情,这还需要王兄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