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九章医dao(3/3)

不出话了,他走到御案前拿起毛笔在一张纸上挥毫写下了“医者父母心”五个大字,用自己的印章盖好印,叫来太监拿下去裱糊好。太监走出福宁殿后,赵曙才若有所思的说道:“原来这个才子居然是个痴人!”说完便笑着走向后宫。只留下还在皱眉头的韩琦、富弼和欧阳修在那里站着。

英宗赵曙地手书匾额很快便由宰辅韩琦亲自送到了平民医馆。这也是英宗赵曙对王静辉厚待地一种表示,在医馆大堂中拜访好香案。对着匾额行礼后,这块赵曙手书的匾额便被人悬于医馆大堂正中。

皇帝赐平民医馆匾额一块悬于大堂之上这件事很快地便在天下的杏林中人之间传播开来,所引起的轰动恐怕不输于皇帝封他为“神医”王静辉拒绝圣上的封号,转而只是求取一块“医者父母心”地匾额。以求自勉和警醒,这一举动让杏林中人没有一个不对王静辉肃然起敬,心中佩服的,毕竟能够有如此胸怀和雅量的医者,时至今日已经近乎于绝迹了。这件事不管是在同行之中,还是朝野上下,都是对王静辉赞不绝口,一时传为佳话,给他赢来了无数声望,这是王静辉和英宗赵曙所远远没有想到的。

在瘟疫结束之后。外界正对王静辉议论纷纷的时候,王静辉却待在自己的医馆当中一步不出,把自己的学生接回来后,他每天都在医馆中治病救人,和苏轼父子一起教导学生,同时也在书房中刻苦攻读,以备来年制举科考试。

说起苏洵的肺结核,王静辉在防疫的时候也没有对他的病情有所疏忽。他就是再忙,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或是亲自到苏洵那里诊断病情,或是直接向专门负责苏洵地胡全汉来询问,并且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时调整苏洵的药方。苏洵也算争气,虽然王静辉手中的王牌青霉素在治疗初期便很快的被消耗掉了,但凭借着王静辉的药方。再加上细心调养,苏洵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现在已经在院子里面乱转了。

为了使自己培养的这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王静辉与情与理都不会对苏洵视而不见的,更何况苏老头儿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坛上的号召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有他来参与到自己的培育一批“超级人才”的计划当中来,那将会有非常大地好处。况且这个老爷子是个并不是很安分的主儿,还在床上喘气的时候,就每天要抱着书本,好在苏轼坚决执行了王静辉的建议,才没有使他累死在床头。

现在病情大为好转后,除了看书外,更是在儿子没收了书后,苏洵便在院子里面转圈,曾经好几次提出回家修养。但王静辉还要靠他圈住大小苏呢,怎么会让他跑掉?更何况如果让苏洵回家养病,要是病情更为严重挂了怎么办?那苏轼还不是要回老家丁忧?这可是王静辉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为了让苏洵有事干,让他教教孩子,也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嘛!不过苏洵父子确实是很喜欢这些孩子,他们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知识水平和见识,幼时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性格坚韧肯吃苦,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业成绩有着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而李慎虽然没有像其他同伴那样吃过这么多苦,但李管事也没有把他当成少爷一样娇生惯养,再加上其天资聪颖,很是得苏氏父子的欣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