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楚州商会的一些个别成员对棉花和油料作物即将到来的涨价颇有微词,但商会就是建立在驸马的保护之下,不得不跟随驸马的脚步来前进。对此王静辉心中也是有些别样味道。
这道奏章很快便通过了中书政事堂各位相公地通过,交由门下省来制定实行,主要针对的对象便是楚州的周边地区。紧接着有王安石来主笔,司马光联名上书关于在河北诸路与秦凤、永兴开始大规模屯田计划的札子,这本札子是根据王静辉的札子而来,为了避免惊世骇俗。王静辉那本札子只是由皇帝赵顼、王安石、司马光和驸马四人知道,王安石的札子不过是提出了一个短期屯田地计划而已。
王安石和司马光共同出台的这道札子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厢军屯田所得土地尽归其开垦土地者所有,这虽然引起了很大地争论。但有皇帝赵顼在后面表示明确支持,王安石和司马光已经是实际上的群臣领袖,所以这场争论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狼。
王安石地札子的一上。驸马王静辉在王安石札子确定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基础上又上了一道内容详细的屯田操作计划札子。这本札子从朝廷投入多少金钱到厢军开垦土地所种植地作物,还有如何上税等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看了这道札子后,所有的人都开始明白过来这次厢军屯田计划早就在皇帝、王安石、司马光和驸马之间达成了共识,连出场次序都安排好了。
在上这道札子之前。王静辉又再次召见了李管事,李管事将这段时间筹集资金的事情给他做了一个整体的汇报…如驸马所愿,楚州商会为了控制自己地原料不被外人把在手中,愿意出资一百五十万贯,而闻风而动的各路神仙通过其代理人又先后入伙投进三百万贯。他们都是想从楚州垄断的榨油和纺织生意中分一杯羹,徐氏和王静辉旗下的产业通过兴国银行投入两百万贯,一时间六百五十万贯的资产基本上处在可以随时调用的位置上。
王静辉也被这么大的数额给吓了一跳…敢情大宋地富商还真不少,这也难怪有的书中描写到蒙古人南下仅在一个中等之家便挖出了千两黄金的情节。王静辉摇摇头…看来隐藏的资本是巨大的,关键就看自己怎么把这些资本都聚集起来稳妥的升值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加入到他中兴大宋的计划中来了。
王静辉在福宁殿中和皇帝赵顼、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四人会议当中汇报了他的“筹钱壮举”这么多的资金显然是用不了的,王静辉的意见是以屯田所种植农作物的倾向为代价获得这笔资金的投入…商人是不会做亏本儿的买卖的。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怎么走都看驸马的了,其他三人对此都表示理解…两百万贯的启动费用虽然不多,但在目前情况下司马光还是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来的,不过皇帝赵顼还真从内库中拨出一百万贯来屯田,把其他三个人感动的够呛。
屯田这样的事情早干一天便早一天见收入,现在种粮食是来不及了,但还可以赶着去种棉花和花生,第一年的垦荒的作物便这样定下来,所生产的作物还没有播种便被预购一空,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一大奇观了,不过好在有西夏俘虏修建一新的官道来连接,否则怎么运回去到时候又是一个让人伤神的事情。而王静辉则开始求神拜佛保佑今年一定不要发生什么自然灾害,河北他是不相信了,所以以河北刚刚受灾无力安置厢军屯田为由,力主将屯田的地点放在秦凤、永兴。那里没有听说有什么自然灾害,而且王韶还在西北替他照看,这家伙在历史上还算是个屯田高手,算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