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变而变(3/3)

一场灾难,所以臣建议圣上能够退一进二,控制变法的步骤,以民生着想!”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说道:“父皇常夸奖爱卿深得进退之道。实为一代奇才!”

“父皇谬赞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进必有退,这乃是常理,臣过是就事说事而已!”

“阴晴圆缺,月常满。看来什么事情都会让人太称心如意了…”皇帝赵顼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默默的说道。

“中书省已经将爱卿所调党项俘虏到汴河参加疏浚汴河水利工程的札子递交上来了,朕已经翻阅过,过爱卿在札子中似乎少了什么?”皇帝赵顼脸上微微地笑道。

“少了什么?!”王静辉有些迷惑的反问道。对于疏浚汴河水利工程的札子,他尽管对水利是很熟悉,但在沈括这个行家的帮助下基本上该写的都写上去了,剩下的便是沈括全面勘测后动工了,哪里还少什么?!

“爱卿少算了工程所需的银钱!其实爱卿地心意朕已经心领了,现在朝廷财政比较宽裕,这疏浚汴河的钱还是可以拿得出的。爱卿就用在此继续破费了!”皇帝赵顼笑着说道。

“圣上有所知。这并非是臣漏写,而是臣以为在此工程中对商家来说非常有利可图,整个水利工程可以产生近两万顷的上等田。修建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劳动力便是党项俘虏,成本低廉,除了一些小额开销之外。整个工程下来就是白赚这两万顷良田。臣以为朝廷用掏这笔钱。而是让商人来掏钱集资兴修水利,只需要拿出四五千顷良田作为报酬便可以收获整个汴河疏浚工程,朝廷何乐而为?!”

皇帝赵顼点点头说道:“爱卿妙策,恐怕整个朝堂之上也没有一个大臣会像爱卿这样能够轻松的解决汴河疏浚工程,爱卿可要什么赏赐?”

“若是方便的话,臣还是要土地要官职!”王静辉有些好意思地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一愣然后笑着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地话,爱卿恐怕是这天下最大的地主了,为何爱卿如此重视土地?”

“有土地便有粮食!臣旗下产业中有‘食为天’全国连锁粮店,为了支持其有效运转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土地种粮食供应。而且臣的地产也用于其他地主的经营方式…采用了极为低廉地地租,仅仅需要一成粮食收成即可,这远远低于大宋平均高达五六成地借贷和高达七成左右的地租,可以为陛下养民分忧略尽臣子的心意!”

“爱卿似乎一直很重视粮食储备,估计爱卿的食为天恐怕可以顶得上朕的广惠仓和常平仓了吧?!”

皇帝赵顼一直想要知道王静辉囤积如此多的粮食究竟想要干什么,若像兰台谏官所说的驸马造反,他是绝对信的…囤积粮食的地点十分分散,过却都注重大宋传统地灾害多发地区,这几年驸马的粮仓几乎等同于广惠仓,哪里有灾害发生,当地的“食为天”就直接调粮来平抑灾区粮价,并且积极配合当地的官府来赈灾。要是驸马的赈灾行动一直在有效延续,光是每年赈灾就足够中书省的相公们挠头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