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总是有必要的,对于抗灾来说向事情的最坏情况下考虑总是没有错的!”
王静辉的话得到了福宁殿众人的肯定,接着说道:“赈灾方面现在是没有什么担心的了,过唯一可虑地是我大宋北边的‘好邻居’,对于契丹人对我大宋的狼子野心,各位大人心中自然是比在下清楚的多!”
文彦博听后禁脸色一变。他明白这次召集重臣进宫议事的原因了,对于赈灾事宜基本上都已经定了下来,唯一操心的仅是皇帝怕北方地强国趁虚而入,若是事到临头在进行庭议,那天话可就大了!
“臣以为应该向北方提前增兵,重兵把守之下契丹人未必敢轻摄其樱!”文彦博说道。
王静辉听后脸上虽然还是那个样子。但心中却是轻视的很,他上前说道:“经过几十年的慢慢演变,辽国传到耶律洪基这一代已经复萧太后主政时期那么强盛了,其实纵使大宋未作任何兵力调动,辽国也未必敢发动战争,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而根据臣所掌握辽国的情况推断,契丹人打起战争!”
“哦?!驸马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国毕竟是我大宋百年强敌,若是大宋严密防范之下,它未必敢来。但何以有打起仗这一说?”王安石反问道。
王静辉笑道:“自治平二年开始,大宋已经对辽国渐渐的放开了贸易限制,大宋所产的大量货物通过正常交易或是走私大量出现在辽国市场上,从身上穿的棉布,手中读得书,炒菜用的油到契丹贵族所追捧地宝石首饰或是玻璃制品,这全部都是产自大宋。”
“各位大人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的流入将会极大的打击辽国本身的商业,使其商业税收大为减少。尽管辽国的商业税收没有大宋占财政收入那么高。但三四成还是有的,这么一折腾下来,辽国的国力极受打击,大量以此为生的百姓破产,辽国的经济本身就发达,从国力上来说,契丹人比大宋可穷得太多了。我大宋打仗先期地准备花费都很巨大,更何况辽国,所以说契丹人是打起地!”
“驸马所说的已经得到派往辽国的探子所证实,辽国君臣上下生活奢糜,国力一日如一日,臣也赞同驸马所讲!”文彦博在旁说道,以前辽国的那些探子返回来的情报,虽然对这些经济方面的情报并上心,但多少拿来读读以张些见识。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倒是用上了。
“契丹人虽然敢轻启战端,但威慑的力量还是有地,毕竟百年来契丹人始终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加之以往我大宋对辽的战绩佳,使得朝中大臣对宋辽之间若是产生冲突的话,信心足。契丹人对边界增兵来要挟我大宋,会使一些大臣惊惶失措,朝野振动之下,百姓亦得安宁!”王静辉慢慢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