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钱也难免不支!农户的大儿子惋惜的说道。
“这位小哥谈吐不凡,想必是读过书吧?王静辉出言问道,那个农户从谈吐上是个地道的普通农民,倒是他地儿子说话挺有条理,所以他才比较好奇的问道。
“我在小王驸马创办地蒙学中读书,因为家里面农忙再加上保甲法逼得紧,所以才回来帮父亲操持农务,不过我的两个弟弟还在那里读书,我会尽量供他们完成学业,到时候好去汴都的华英书院去读书,等将来或是考科举,或是干脆在附马的产业中谋个差事,都总比在这里种地要强的多,农户的大儿子兴奋的说道,现实是残酷的,但人们总是满怀希望的去憧憬未来,与他庸碌的父亲相比,他早就为自己和自己地兄弟谋划好了未来,只是王静辉觉得他还是太小的,世间的事情哪有这么容易顺遂自己地心意的!
王静辉从袖子中掏出几贯交钞递给农户的大儿子说道:“小哥好志向,这里是一些薄礼,小哥也莫要耽误了学业,还是回去好好读书是正经事,既便将来考不中科举,到时候多读书也是有好处的。
“不敢再多收贵客馈赠,说实在的,本村都会感谢贵客的,要不是贵客带着这么多人来这里住上几天让村民平白多赚上一点钱,还真是不知道如何应付明年的保甲呢?先生已经给的太多,实在是不敢再收!
王静辉一行人二十多个,除了他和赵熙之外住在这家农户中,其余的人都散布在周边,也是这个村子比较小,几乎是每户平摊上一个,这也是这里地乡老公平安排所至,王静辉他们出手比较阔掉,但在他地严厉要求下不得不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否则严加惩处,所以他们也跟着低调起来。王静辉也并非是刻薄之人,给本村的乡老一些银钱买来了很我肉食,除了给自己的护怀改善伙食之外,也算是主村民勉强过过个好年,尽管现在已经快要出正月了。
算算这些人地花费,在这五六天中每一个农户至少也可以收入一两贯钱,这对于他们无疑是天上飞下来一笔“巨财”这些面朝黄背朝天的农户也许忙碌了一年交过各种杂税和留下必要的口粮之后剩余的钱也不见得会有这么多。
王静辉最终还是说服了那个年仅十五六岁的孩子收下了他的馈赠,不过他心中却非常难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要十年了,总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已经足够多,大宋的处境已经改变了许多,至少比原来历史中的环境要好的太多,为此也曾经洋洋得意过,但今天看到这家农户的生活后,他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没有改变这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大宋状况的好转而变得更好起来。这让他不禁生出了一种挫折感,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最受刺激的一次!
王静辉带赵煦来到这里的时候并非是农忙时节,所以让赵煦下地干**验生活这样的事情就免了,不过这几天农户家中同吃同住的生活经历年纪尚且幼小的他带来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从锦衣玉食的皇宫生活到农户家体验生活,这种巨大的差异让他还幼稚的心灵有着太多的想法。
“为什么保甲法明明不好朝廷还要实行它?
“保甲法的立意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并不是一时半便可以解决的!王静辉觉得自己面对赵煦那双清澈的眼睛头一次感到心虚,心中不禁暗暗的骂王安石那个老家伙。
“既然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能够修订完善后执行,那家农户已经被逼得自残身躯了,这还算是幸运的,其他人家岂不是比他还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