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巧计连环(2/2)

冯菁却咬住死理:“什么敌国?他们也是炎黄孙!我的良心可不象你那么厚黑。”“这…我…”“告诉你吧,华哥!如果你要这么,我会非常鄙视你!”

杨华对菁儿说:“你把这两个锦封好,托人送到义父程昱那里,告诉他,在曹内政第一次遇到重大疑难之时,打开第一个锦;第二次遇到更大危机时,打开第二个锦。不到时候别打开,因为不到时候必然看不懂,反而坏事。”当然,杨华自然是把锦妙计的用意向冯菁作了解释。

第二计叫‘移祸司’。献此‘鲁难未已’之计者,恐怕将来会遗臭万年!我自己是不可能去杠的,所以我会把这计策详细写来,然后再找个缘由遗落在司懿那里。司懿目前官位不大,正在拼命往上爬。他求赏心切,必定会抢先向曹献计。这样一来,虽然他会风光一时,将来可是够他受的!

杨华叹:“可是这样一来,曹明年就会仍有实力率百万大军南下。他自己国内固然损失小了,可荆州人民却遭殃了…而且,我统一天下的步伐不知要推后多久了啊!”冯菁缓缓靠在杨华肩,幽幽地说:“对不起!华哥,这次我太任了!以后都听你的…”

第三计叫‘借题发挥’。司懿在向曹献计获得认可之后,害怕我第二天去曹那里与他争辩,必定会在当天夜里对我行暗算。司懿是个‘无毒不丈夫’之人,要使什么诡计尚未可知,因此魏大哥你要带人在当天严密监视司懿,看他跟些什么人接,以便有所准备。当初我曹营仕官的时候,曾与曹约定,如果有人争夺我的功劳或者谋害我的话,我立刻就走人。现在司懿这两条都占了,我走得堂堂正正,不今后形势怎么变化,天下人决不会说我背主弃义,曹也不会视我为死敌。

好啦,各位说说看,我的连环计设置得怎么样?”

“为什么?这可是我最重要的一条计策啊,要是没有了它,后面的计策者统统无法实行啊!”杨华急忙问

于是杨华让冯菁立即制了两个锦,在第一个锦里留下的字条写:“文不及武,官不及民,死不及生。”在第二个锦里留下的字条写的什么,暂时卖个关

杨华连忙解释:“菁儿!只要我们一走,他们就是我们的敌国啊!敌国的灾难,是我国的幸福。这你还不懂?”

“唉…这怎么办?”杨华急得在屋里来回直转。最后他想到,菁儿这朵校还是不能不顾,要不然一旦回到现代就会“竹篮打一场空”了…

“不过,由于司懿的暗算谋是未知的,就要百倍提警惕,否则会功亏一篑!”徐庶提醒

连环计中的第一计叫‘鲁难未已’。今天曹正好向我与司懿等人征求计策:‘怎么样才能知自己手下官员心里想什么,谁在心里反对自己。’我打算把自己心目中一位伟人所采用过的方法,即先故作谦虚,引蛇,再把人群分派,一网打尽反对者的这样一方法作为计策献给曹,凭曹‘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格,他必定会采纳此计。这样一来曹虽然会如愿以偿,但国内定会一阵,够他收拾的,自然没有余力攻击他人了。哼!我要给曹一个教训,让他知‘天下人’是不那么好‘负’的!

“唉!你自己应该清楚,这政治浩劫一旦发生,会有多少人遭殃?假定人群是平均分为‘左、中、右’的,那么就会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受到波及!在这个年代,一旦被认为有罪,是有可能杀的。你这计策和集屠杀有什么两样嘛!”

唯女与小人难养也!于是杨华无奈地说:“好吧!那我就把‘鲁难未已’改动一下,给曹留下两个锦妙计,使他在关键时刻能把灾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行了吧?”

第四计叫‘金蝉脱壳’。由于菁儿还有最后一些《孟德新书》未完,曹绝对想不到我们突然会走。我们就在司懿暗算我们的当夜提前撤走。只带必要的东西,不要多带坛坛罐罐,带不走的秘密一概销毁。钱财等提前一天转移到城外,到时候只是空走人,利用爬城钩索悄悄翻城外,神不知,鬼不觉。

冯菁兴得当场给了杨华一个香吻:“我代表我的良心,谢谢你!”

“妙计!简直天衣无!”魏延赞叹

第五计叫‘奇阵俘敌’。现在徐大哥已经研了经过我们改良的八阵图,我们躲在嵩山的士兵也都排练过了,我们就在那里布下一阵,拦截追兵。由于曹并不知我们会往哪里去,因此必然分兵多路去追。这样每一路人不可能多,凭我们的兵力就有可能战胜其一路。我们布阵的目的是活捉这一路的主将。这样,敌人将无法继续再追,使我们能够从容远遁。

免影响今后的名声,也不能让曹视我们为第一仇敌;第二,我们必须预防曹兵的追击;第三,我们还要给曹国内留下一些后遗症,使他一时自顾不暇,无法在我们立足未稳时围剿我们。

据以上三,我现在定下一连环计策,请你们参考一下。

“不行!我不同意你的‘鲁难未已’之计!”冯菁的反应却是乎意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