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部落共演化为共工、四岳、氏羌三大支。共工为九州姜戎的共主,发展于今豫东北及冀南之地,曾与颛顼争帝。共工女嫁与颛顼儿子骆明(黄帝系),生鲧(姓姒),鲧被封汶山石纽(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修己为妻,生下禹。四岳为姜姓的祖神,其后裔在西周的有申、吕、齐、许等国,许即今许都。四岳一支继承了炎帝称号,都陈(河南淮阳县),其另一支与黄帝系颛顼婚姻,而成祝融部落。该部落最初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以后向南发展,至于河汉之间。又随着与各族通婚而衍生出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其长支为昆吾,己姓,为黄帝集团十二姓中的旧姓。氐羌入藏缅族群成为其首领,控制黄土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后来逐渐东进南进,东进者沿长江东进到云梦大泽(洞庭湖),同化当地的扬越与苗瑶,三者融合为楚人的先祖;藏缅族群南下,同化当地百越,融合为彝族、白族、缅甸族的祖先。
以上为汉族的记载,至于其它民族可能略有不同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讲,眼下的祝融姑娘应该不愧为炎黄子孙,而苗疆其它民族也大都为炎帝氐羌系后裔。因此,其实我们华夏一族幅员辽阔,常言道:‘有容乃大’,切不可过于狭隘了…我这么说,各位放心了么?”
法正叹道:“此番宏论,闻所未闻,发人深省!主公学识渊博,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正从此对杨华佩服之至,杨华又多了一个忠心属下,而杨华身上的记分器也显示他与法正的关系晋升为“信赖”杨华舌战成绩也相应加分…
中原拜火教光明使者会盟大会终于招开。与会地点为原先刘表在襄阳的大殿。杨华果然如其所言没去参加,仅由祝融带着薜灵芸到场。
祝融头戴彩羽凤冠,身披马腾赠与的大红披风,里面则是杨华设计的露脐装。黄月英则穿着杨华设计的低领口西式衣裙。马腾、孙权为了表示信仰,也在第一天开幕式上也换上了西域服装。他们各自带了一定数量的随从参加。
对于祝融的火神元主身份,众人均无异议,很快就通过了。四大光明天使,自然都是护法长老,但由谁担任首席长老,则引起较大争议。一连三天未决。最后折衷为:首席长老暂时轮流担任,每年更替,如在实际中被证明谁最有能力,再由该人连任。
于是,大会最终议定中原拜火教的权力架构如下:
火神圣女(圣主):祝融。为拜火教的精神领袖,地位最高,制定最初的教义,并有权解释教义,在长老意见相持不下时有权裁决。
长老会议:讨论教义,决定教务和重大决策。一般每季招开会议。
首席护法长老:轮流担任,第一年为孙权。首席长老在闭会期间有权根据教义和教务决策发布具体实施命令。
一般护法长老:根据首席长老的策划,配合首席长老的命令行动。
教众:凡是长老所能指挥的人员,均可视为外围教众;其中专门服务于总坛的人员视为核心教众。核心教众直属火神圣主指挥,但有义务配合长老工作。
命令的否决:长老所下命令,不违教义和政略的不被干涉。违义者须由另一长老提出,圣女批准,才可予以否决。
经济的支持:轮值的首席长老,负责支持总坛运作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