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争着出海贸易,无货可买,贸易又从何做起,这才是钱生钱地道理,等下散朝后得与王福崔慕白等人谈论此事。
杨子荣脸上一笑道:“启禀皇上,有着这700万两白银支持,臣可保朝廷年年大丰收。”
“杨大人,这些银两可不是用全在农业之上。还有我工部的一部分。”宋应星在一旁提醒道“皇上,制造火器的铁材已经所用无几,最多再支撑多十多天就要用完了。”
钱啊,什么都要钱啊!崇祯听得眉头一皱:“朕已经让人尽快调派铁材过来。宋卿你也多派人勘探各地,找出矿藏出来,自己去挖。如果实在不行,你们就研究开发新地火器。”
“臣遵旨。”
“王福,你尽快安排市舶司的建好。尽可脑旗弄起来。现在到处需要钱来支持各地建设。”
“臣遵旨。”
杨子荣又上前道:“方才皇上言及,所有农民在当地官员的组织下,实行统一的大规模的耕作。臣怕百姓不同意,毕竟那些田地是属于他们的,他们是不想别人插手于他们的田地。而且就算百姓肯,也怕当地官员从中贪墨。”
“杨卿,大规模耕作好处多多。你让人多多解释就行,如果还是不行,就先行搞试点。试点搞得好,不怕他们不答应。”崇祯现在是绞尽脑汁地给官员们指示,给他们点火,然后再让他们在大明各地遍地开花“至于贪墨,这种事情绝不能出现。注意,当地官员只是起到组织监督作用,绝不能掺合到里面去。若是查到谁敢贪墨,朕诛他全家。对了,马卿,你立即起草一份临时律法,主要针对贪墨官员的惩罚。贪墨五百两以上革去功名,三代不能为官;贪墨一万两以上,抄家灭族;贪墨十万两以上,除了抄家灭族之外,还须刻碑立于路口以供万民唾骂。”乱世用重典。你们不是看重名声么,朕就让你们名声扫地。看你还贪不贪!
“这?”马士英与六部各位大佬对望了一眼道“皇上,如此刑量,只怕过重了。”
“过重?”崇祯哼了一声道“若是他们好好为官治民,不做贪墨之事,朕又岂会为难于他们。他们贪墨便是有辱圣人,替其祖宗蒙羞,也说明朕用人不严。要知道他们贪墨一两银子便使得一家百性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又使得十家百姓对朝艇去信心。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不落重刑,又如何对得起那些将身家性命托于朝廷地百姓。”
马士英没想到崇祯竟然说出这么一番话,不过细心思量,皇上所说的却是极为有理,贪墨一两银子便使得一家百性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又使得十家百姓对朝艇去信心。马士英深深一弯腰道:“皇上英明,臣必定严格照办。”
同样的,这番话又惊得刚才还思量讨好王福地官员浑身起冷汗。仅仅贪墨五百两便要革去功名,而且三代不得为官,这代价也太大了。革去功,那是自己的耻辱,三代不得为官,那是全族地耻辱。若真是贪墨,只怕贪得银两也无福享受;更岂论刻碑于路口与奸臣一般被百姓唾骂。
“嗯,或许,官员的俸禄偏少。这样吧,崔卿,你对现有官员进行考查,若是清廉官员,即便是政绩不佳者,俸禄双倍。若是既清廉且政绩甚佳者,朕必不吝于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