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直接卖给商人,还是先办厂示范,你去拿个方案,还有其他想法吗?”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蚕培育,选取,你看看浙江蚕农现在的办法就是土法制
,这不行,不利于优选,特别是有些病毒不容易控制,哦,就是瘟疫。这是我说的第二
,就是要注意防病。第三
就是养
技术也要改
,要科学化,提
桑叶的利用率、蚕的
丝率等等。欧洲的研究所有这方面的资料,你负责和那边联系,尽快
到需要的资料并整理
来,然后组织推广。”
“蚕学馆?”叶枫前一亮,虽然他不认为研究蚕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但是就这个时代来说,一个蚕学馆可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推广技术、培养人才,还可以推动生
学的研究,而且浙江全省养蚕,也有这个条件。
“这个主意很好,你可以和容闳的教育联系一下,尽快办起来,我看这个蚕学馆可以研究蚕
生理、病理、解剖、饲育、缫丝、采
,还可以植桑、气候、土壤、动
学、植
学等等,”叶枫兴奋地说
,长久以来,在福建的华夏大学也只是设立了数学、冶金、机械等实用
专业和课程,蚕学馆如果能办起来,也算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博士果然谋远虑,”林启衷心地赞叹
:“还有就是博士曾经说过的,大凡商品,总是加工越
所
价值越
,学生虽不知生丝运到欧
价值几何,想必其中空间甚大,如今浙江或以蚕茧运往上海,或以生丝卖往国外,若是能织成丝绸,想必所获利
更大。”
在叶枫看来,福建那样的输血式发展只能用于一时,不能持久,所以他要实行新政,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一条新的发展
路。
林启毕竟接西学不
,听到叶枫将本来一个推广农业技术的学馆说
这么多的名目来,顿时目瞪
呆,连忙向叶枫请教其中的缘故。
好在浙江本的基础不错,只要大力发展丝织业,就可以搞活全省经济,增加财政收
,也可以减轻叶枫
上地经济压力。
“嗯,你说的这是加工,”叶枫赞许地
了
:“初级产品自然是最不值钱的,不过这个我们可以慢慢来,你想蚕茧要成为最终产品,不仅有缫丝、织丝,还有染
,染
就需要染料,丝绸当然不能直接穿,还要
成衣服;要
衣服地话就需要
纫机、针、线,总之这是个产业链,上下游设计的产业很多,我看浙江都可以发展。”
说到这里,林启苦笑着摇了摇:“想来这世间
皆是学问,学生以前的书算是白读了,以前还说什么奇巧yin技,有
才有
,这明明都是天理天
啊!”
“如何全面发展丝织产业,这个你也去想想,尽快提个计划给我,”叶枫对林启说
:“另外还有件事,不仅是缫丝、机织,在桑蚕地养
方面也有提
的必要,我已经让欧
那里招募相关地专家了,但是有些事你可以组织人手先
起来。”
林启一边记录一边开问
:“博士,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也是很少有人考虑到的,您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蚕学馆来
这方面的工作,研究、推广相关的技术,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叶枫的长篇大论说得林启有些迷糊,不过他很快理解了叶枫的意思,若有所思地说:“学生从来不知
但是养蚕就会涉及到如此众多的学问,想来在洋人那里,正是对这诸多方面求取其所以然,才在诸多方面超越了我华夏。”
“林启啊,你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养蚕,我说的这些都是有理的,你想想啊,要有蚕丝就必须养蚕,要想蚕吐
的丝又好又多,就要研究如何养蚕,这就涉及到采
和饲育,而要
好这两件事,就必须知
这个蚕究竟是怎么回事,也就是蚕的生理,蚕病的病理,要想养好蚕就必须
好桑树,所以就必须研究桑树。而要
好桑树呢,也就要研究
植技术,研究气候、土壤,只有各方面都
好了,才能养
更多更好的蚕,产
更多更好的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