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房掌柜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谁让他自作聪明了,刚刚擅自开口,她就知道事情要遭,没想到居然糟糕到如此地步。
锦好眼睛的余光,淡淡的扫了皇贵妃一眼,勾出一抹冷寒的笑意。
皇后闻言,柔声细语,如同三月春风拂面般:“皇上,臣妾觉得莫五小姐此言有理,此事关系到皇嗣,最是要紧不过,千万不能大意,轻易定罪,反而放过了真正的凶手。”
皇帝的眸光闪了闪,高手莫测,沉默了半响,方点头,吩咐侍卫去将上花轿胭脂铺的掌柜的带了过来。
皇贵妃见此,眼中闪过一道杀机,给了身边的崔嬷嬷一个眼色,崔嬷嬷立即心领神会,正准备不着痕迹的退下去。
皇后与皇贵妃这些年,交手不知道几凡,俗话说得好,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皇后见皇贵妃和崔嬷嬷的互动,就知道,她们这是要打上花轿胭脂铺掌柜的主意,忙站了起来,若有若无的挡了崔嬷嬷的去路,笑着道:“崔嬷嬷,你是妹妹的奶娘,今儿个妹妹遭此磨难,最需要呵护,可谓是片刻也离不开你,你不好好守在妹妹身边伺候,东晃西晃的做什么?”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
看到皇后的举动,皇上蹙眉,若有所思道:“崔嬷嬷,你守在贵妃的身边就好,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莫要亲力亲为了。”
崔嬷嬷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紧张,她下意识的看了半靠在榻上的皇贵妃一眼,却又立刻回头,应了下去:“皇上圣明。”
而此时,皇贵妃身边的木槿已经将参汤端了上来,准备伺候皇贵妃用上:小产的妇人,最是需要人参补气,方可最快时间内,恢复元气。
当参汤从锦好的面前端过去时,一阵熟悉的气息闪过,她先是一怔,随即垂下眼帘,遮掩住眼底的情绪:参汤…
皇贵妃和崔嬷嬷在皇帝面前,即使满心不甘,也只得眼睁睁的等着,却什么都不做,崔嬷嬷接过木槿的手中的参汤,一勺子接着一勺子的喂进皇贵妃的嘴里,只是二人的动作,都有些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以至于错过木槿眼底一闪而过的光芒。
上花轿的掌柜子,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没想到她一个小小的商人,这辈子还能进了皇宫,还能见到圣驾,神情十分的激动:这才是正常人初见皇帝的表情。
因为有了上花轿掌柜个对比,德生药房掌柜的不妥之处,就越发的让人觉得突兀。
上花轿掌柜的,说话简明扼要,等到皇上开口之时,就半点不加保留,倒豆子一般,倒了出来:“五日前,莫五小姐的确到民妇的胭脂铺中来的。莫五小姐是个心灵手巧的,前些日子,亲自用民妇铺子中的原料,为母亲做了一盒玫瑰胭脂。”
说到这里,上花轿掌柜的双目闪闪发亮,显示出极大的兴致,声音也有些游离:“民妇从五岁,就跟在父母的身后开始调制胭脂,可是比起莫五小姐来,民妇实在惭愧,莫五小姐的胭脂,民妇思索了诸多日,都不曾有半点突破。之前,父亲就说过,调制胭脂是需要缘分的,原本民妇颇为自得,以为自己就是有缘人,可是见了莫五小姐之后,才知道自己…”
皇帝的脑袋太阳穴处,突了突,挥了挥手,显然是半点都不想听上花轿掌柜的唠叨了。
上花轿的掌柜的,有意未尽的离开。
锦好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神情有些伤心,对着德生药房的掌柜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我们二人前无仇,后无恨,无缘无故的,你为什么这样,是不是有人要求你帮着指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