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九章雷铜(2/3)

“岂敢岂敢。”雷铜连忙笑着摇摇手:“庐江重归朝治下,我雷家这些年苦苦支撑的努力也算是没有白费。支持夏侯太守重建庐江,正是我雷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夏侯太守太客气了。”

雷铜眉一皱,想了想又笑了,这样好,雷家的实力虽然分开了,却没有受损。而且他也听说曹冲用兵很有一,手下地降将也很受重用,象黄忠已经镇守江陵,魏延镇守夷陵,俨然是襄的两座门将,而投降之前魏延不过是个看城门的假司,黄忠也不过是个中郎将,一年不到的时候,都了将军,以自己的本事,估计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与其在这里被人防着,不如到那边去立功了。他拱手谢:“仲卿果然妙计,受教受教,我回去和兄长商议一下,届时再来与大人商榷。”

“好说好说。”焦仲卿微笑着拱手回礼。

雷铜一听焦仲卿了新太守的主记,不由得有些吃惊,焦家是庐江的小族,虽然也是历代都有官地,但都不是什么大官,如今地主记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他掌所有的记录文书,而且和太守接近地机会很多,是个很重要的位置,可见焦仲卿颇受夏侯太守的看重。太守虽然没有及时来迎他,但让焦仲卿来先和他说话。并没有轻视他地意思在里面。

雷铜见到曹冲地时候,曹冲正恭恭敬敬的坐在一位老者面前受教,一见雷铜来,躬向老者告罪:“先生辛苦了,今日就讲到这里吧,等过两天仲豫先生来了,我再请先生来。”

雷铜一下就听了焦仲卿的意思,搞了半天是新任太守在担心雷家地忠诚度,担心雷家悍的实力,这本是雷家谈判地资本,却因为资本太厚实,让对方有些忌惮了。他低着沉默了片刻,缓缓说:“仲卿可有妙计?”

雷铜一愣。有些不解的问:“仲卿此话怎么讲?”

想到这里。雷铜笑容:“与仲卿相别数年,我也有些话要和仲卿相叙。”

那老者笑着站起来:“将军太客气了,老朽受先生礼遇,衣无忧,安心在书院里著书课徒,为将军讲几句书哪里算得上辛苦,更何况将军思虑慎密,老朽也是颇受启发呢,所谓教学相长,便是如此吧。将军事务繁忙,老朽还是等仲豫先生来了,再来叨扰。”曹冲客客气气地将老者送了去,站在门看着老者上了车远去,这才回过来看着雷铜:“庐江雷公方?”

焦仲卿笑着,将雷铜拉到自己地办公,让人上了茶,和雷铜分宾主落座,聊了几句闲话,然后看着雷铜说:“公方兄,你们雷家愿意山,太守大人很兴,说你们雷家是庐江各家都应该效仿的榜样。将来还要多多倚仗雷家的支持。”

“禀将军,正是属下。”雷铜见曹冲面温和,心里的张去了些,连忙应

焦仲卿让了让茶,思索了一会说:“公方兄可能也听说关中战事将起,朝正在向关中调集大军,可惜庐江新取,又与江东隔江相对,所以夏侯大人虽然善战,却不在召集之列。要不然以公方兄的用兵能力。到了关中战场只怕很快就能拜将封侯。如今在庐江,不过是安抚境内。战事不多,雷家虽有三千之众,却没有公方兄地用武之地啊。”

焦仲卿看着雷铜一副理所当然的样,暗暗笑了:“雷家人才辈,夏侯大人求贤若渴,雷家重现当年的盛况是指日可待。不过公方兄,恐怕你的机会不多啊。”

雷铜回山中大寨和雷绪一商量,很快就接受了焦仲卿的建议,领着一千最锐的了山,向江夏郡地文聘递书要求到襄去向曹冲请降。文聘闻讯不敢怠慢,一面将雷铜迎西陵城,一面快报与曹冲,半个月之后,曹冲回了信,着文聘派兵将雷铜送往襄,同时派刘磐带着人在汉之上迎接。

“惭愧惭愧,我焦家哪有资格功曹啊,功曹得有尊兄这样的人来才是名至实归。我只是蒙大人看重,个主记罢了。”焦仲卿一边笑着,一边挽着雷铜向里走:“来来来,大人正忙,要略等一会才有空接待公方兄,他生怕怠慢了公方兄,着我先接待一下,我也正好有些话要跟公方兄一叙。”

“妙计谈不上。”焦仲卿笑:“不过我倒是为公方兄想好一个去,还请公方兄参详。说起来庐江虽然属扬州郡,但因为和荆州接壤的原因,夏侯太守也归属镇南将军节制,而镇南将军准备西益州,正为兵力不足发愁,如果公方兄到了镇南将军手下,立功的机会多的是,也许升迁得更快一些。”

“好一条汉。”曹冲赞了一句,挥手请他坐下,向旁边一摆手笑:“将军你是知的,我就不饶了。我为你介绍其他诸位。这位是九江蒋翼,这位是襄庞统庞士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