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一章求索(3/4)

洛阳,与郭林宗、贾伟节等人交好,显名太学。熹平九年第一次党锢之祸起,李元礼等人被诬入狱,何伯求领太学生请命,援救李元礼。永康元年,孝灵桓帝即位,李元礼、陈仲举除奸不成,反为所害,何伯求逃出洛阳,隐变姓名,联络汝颍名士,就是那时候和你父亲成为至交,你父亲不惜倾尽家财,资助何伯求…”

荀悦眼神迷离了,他从桓帝年间的第一次党锢之祸开始讲起,把荀家如何在陈的引导下,由一个地方豪强一跃成为士族精英,并成为如今举足轻重的世家大族,讲他们当初如何受宦官迫害,如何对汉家王朝失望,在暗中保护被朝庭通缉的党人,荀爽在京城和何等人密谋刺杀董卓。这些事情荀文倩有的是偶有耳闻,有地是根本不清楚。听得她惊骇莫名,她没想到自己的家人居然也做过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个遍注群经的从祖荀爽居然在注易经时鼓吹改朝换代,并与黄巾张角有过学术上的交流。

“这…”荀文倩不知说什么才好,挺直了身子,紧张的看着侃侃而谈地荀悦。觉得眼前这个从伯一下子陌生起来。她张了几次口。都又闭了起来,她实在不知道如何说才好。

“你从祖慈明先生隐居汉水之滨十几年,就在这襄阳向西地武当,当年的草庐不知还在不在。”荀悦长叹了一声:“当然我跟着他隐居。除了你父亲,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哪儿,连张角来拜访,都是你父亲带着来的。谁又会想到三十年后,张角成了几乎颠覆大汉的罪人,而我们荀家却成了大汉忠臣,为了这摇摇欲坠地大汉山河费尽心机。天意,真的不可捉摸吗?”

“那…从祖历次辞官不就。董卓乱政他却接受了司空之位,是不是…”荀文倩说了半。有些不敢往下说了。荀爽是荀氏八龙中最有才学的一个,多次被举荐为官,但他都没有接受,一心著书做学问,董卓废少帝,立当今天子,他去接受了董卓的任命,作了甘陵相。在上任的路上又接到改任光禄勋的诏命。到洛阳没几天就任了三公之一的司空,他前后的变化一直让荀文倩不解。今天终于有机会问一问这个和荀爽走得最近地从伯的看法。

“不错,当时是对董卓有所希望,可惜他只是个只知杀戮地凶人,不仅没有振兴大汉的希望,反而在病入膏肓的大汉身上狠狠斩了一刀,险些将大汉的社稷就此断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你从祖才振衣而起,与郑议郎(郑泰)、种侍中(种缉)、伍越骑(伍琼)、何伯求还有公达等人密谋除奸,可惜举事之前你从祖病卒,伍越骑刺杀董卓失手身死,郑公业(郑泰)脱身东归袁公路,公达与何伯求被捕,如果不是王子师(王允)相救,只怕公达现在已经…唉,好险啊。”

荀悦想起当年的险情,感慨万千,当年他正当壮年,跟随荀爽起事,失败后间行归乡,随后见识了关东连绵十数年的战乱,看着一个个当年为理想奔走的人开始为了私利厮杀,特别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不顾天子在长安被李等欺凌,只想着争权夺利,妄图建立他们地袁氏山河。年轻地热血冷了,冲动少了,慢慢的回想当初地所作所为,他觉得很迷茫,不知道他们这么做是在救大汉,还是在毁大汉?

“建安元年,天子东归,我们曾以为天子在曹操的辅佐下,大汉又有机会再一次中兴,所以我奉天子之命写了汉纪,想为大汉再次中兴提供点借鉴,没想到建安十年袁绍身死,河北平定,曹操的举动就有了变化,对天子也不那么恭敬了。前年他平定柳城,北方初定,看起来是大汉又恢复了生机,其实我知道,大汉的火已经快熄了,快要被那扑天盖地的黄土压熄了。孔文举死了,其实他的心早就死了,我的心也死了,所以写完了申鉴之后辞官还乡,你写信让我到襄阳来,我也只是学一学圣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罢了。”

荀文倩默然无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