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八章此女只应天上有(2/2)

常延龄和李祖述都是勋戚豪,又都是二十小伙,平时在南京城里就是游手好闲、打架斗殴的主,而王朴在没穿越之前也是个混混儿,这三个人凑到一起那可真叫臭味相投、狼狈为了。

换句话说,自永乐帝开始,大明朝就一直保留着两政府班,不过只有北京的政府班在发挥实际作用,南京的政府班实际上只是用来安失意官员和养老官员的,手中并没有什么实权。

王仕成早已经让人在吴江县衙摆好了酒席,专门替王朴接风洗尘,酒过三巡,王仕成忽然站起来,举手示意:“诸位请安静。”

待众人安静下来,王仕成才接着说:“只喝酒未免有些无聊,来段歌舞助兴如何?”

王仕成微微一笑,望着王朴:“今日为了给王总兵接风洗尘,本官特意从昆山请来了玉峰昆班唱专场,以助酒兴。”

王朴便顺推舟:“那就来一段玉簪记吧。”

王朴急忙上前扶住王仕成,假笑:“哎呀,王大人折煞小将了。”

“好。”王仕成大声“那就唱玉簪记。”

锦衣卫千常延龄和李祖述都是世袭勋戚,常延龄是明朝开国元帅常遇的后人,李祖述也是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后人,因为是名将之后,平时从不把天下英雄放在里,不过对王朴却是打心里佩服。

王仕成对王朴长揖到地,恭声说:“下官苏州知府王仕成,参见王总兵。”

王朴随即和钱横等人告别,在两千锦衣卫的护卫下向南京发。

都保留下来。

要说,王朴这个总兵没必要也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去接应、保护他,可他手中的那几个建俘虏却是非同小可啊,万一要是在南京地面上了差错,以崇祯皇帝的严厉,两人的脑袋也就该搬家了。

众人轰然叫好。

王仕成话音方落,院外就响起了悦耳的鼓乐声,旋即有两队鼓乐手敲锣打鼓了县衙后院,往两班这么一坐鼓乐声嘎然而止,一名五十多岁的老班捧着戏本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说:“请哪位大人戏。”

王仕成笑着对王朴说:“王总兵请戏。”

三天之后,锦衣卫千常延龄和李祖述就带着两千锦衣卫赶到了华亭。

这个苏州知府王仕成和松江知府钱横一样,都是人,都认为王朴回京之后肯定会受到万岁爷的重用,将来前途无可限量,所以都刻意讨好结,何况王仕成和王朴还是本家,就更要好好结了。

王朴的前世是个大氓,见过的、睡过的女不少,他的几个情妇也都算得上是女,还有王朴从辽东掳来的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更是风情万的大女,可她们和前这位比起来,就显得黯然失了。

王朴想不什么贴切的形容词来形容前这女,她的双眸就像是两汪轻柔的泉,再铁石心的男人也会被轻易化开,王朴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诗来:此女只应天上有,本是仙谪凡尘。

两班鼓乐声再起,一倩影已经穿过圆拱门袅袅婷婷地走了来。

这天大队人走到苏州吴县,刚在城外扎下营寨,苏州知府王仕成就带大小辟员以及苏州城内的士绅名前来迎接来了。

正在喝酒的缙绅名们顿时就屏住了呼,连常延龄和李祖述的神也直勾勾地盯在了那倩影上,王朴先是随意地瞥了一,然后回若无其事地继续喝酒,但是很快他又转过来,目光重新落到了那倩影上。

王朴正推辞时,坐在他边的常延龄和李祖述却对他挤眉地说:“王大哥,玉簪记。”

玉峰班的昆曲那可是江南一绝,请他们演专场销不少,王仕成为了结王朴这个小本家,可算是不惜血本了。

“这个,怎么好意思?”

老班弯腰一揖,抱着戏本下去了。

接到松江知府钱横的塘报之后,南京兵尚书史可法和提督南京军务的勋戚赵之龙不敢怠慢,当即谴快向京师急报,又从南京急调两千锦衣卫前往松山接应。

王仕成将后的缙绅名逐一介绍给王朴,王朴却只记住了其中一个小老,他就是冯梦龙,冯梦龙是什么人?明代鼎鼎大名的通俗小说《三言》的作者啊,此老可是中国古代小说界当之无愧的匠啊。

寒暄完了,照例又是请客喝酒。

没几天功夫,常延龄、李祖述就和王朴混得贼熟,最后脆开始称兄弟起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