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七十二章 私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书声琅琅,从几扇敞开的窗hu里远远传chu,读书声渐止,一个稚nen的女童声问dao:“尊师,请问这三句话何解?”
随即一个温柔的声音答dao:“小雨,这是孔圣人的人生三大乐事,它是说在不同的境遇里重新温读学过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有新的收获,从而获得快乐,还有,你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很久很久不知dao他们情况,有一天他们忽然从远方归来
此时正逢仲chun,人间四月芳菲刚尽,林hua谢了chun红,武威城中绿意nong1郁、熏风袭人,正是一年中最舒适、最动人的季节,在刺史府后的静心观旁增添的一座小小的私塾,私塾与刺史府的后园相通,在这座私塾里招募了二、三十名十岁以下的女童,大多是武威城中一些开明人家送来,不收学费,只是偶然有女童带些蔬菜、水果答谢师长。
先生是个年轻mei貌的女子,用女童们的话说,她们从未见过这样mei丽的女子,就像仙女下凡,这个mei貌的女先生自然就是崔宁了。
寄居河西,日子久了她也颇无聊,张焕便在静心观旁专门修了一座私塾,招些女童读书授学,手中有了事业,崔宁也一心教授这二、三十名学生,心中也渐渐有了寄托。
私塾虽不大,但学堂却很宽敞,学堂里整齐地摆放着三十余只小小的坐榻,每只坐榻上放置一张案几,上面笔墨纸砚俱全,二十余名女童正专注地听着先生的讲解,目光清纯、充满了仰慕之se,崔宁shen着一袭洁白的长裙。她眉似远黛、面若桃hua,在四月的季节里显得格外地楚楚动人,她坐在最前面的师席,手中拿着书,袖子轻轻hua下,louchu一段白皙如霜雪的皓腕,
在她前面的案几上摆着一只白玉瓶。瓶里cha着一束开得正盛的茉莉。jiaonen而洁白,阵阵幽香扑鼻,和清丽脱俗地崔宁相得益彰。
此刻,论语已经讲解结束,明日便是寒食节,崔宁正给女童们娓娓细解寒食节的来历,yan中温柔而带着笑意。
“chun城无chu1不飞hua,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就是描写寒食节,传说chun秋时介子推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于山中,不愿为官,
重耳烧山bi1他chu来,子推母子隐迹焚shen,后来晋文公为悼念他,便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
形成寒食节,现在为冬至后一百五日
崔宁在学堂轻言细语,她却没有发现在窗下悄悄站着一人,正han笑子着她。
张焕已经来了多时,窗外nong1绿的枝叶遮挡住了他的shen影。他不忍打搅崔宁的授课,这时,shen后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嘘!”张焕急忙回tou,示意shen后人安静,他shen后站着在私塾里打杂的老仆。他一左一右各牵着一个六七岁地女童。都一般打扮,小脸也是一样清秀可爱。似乎是孪生姐妹,在不远chu1跟着一个三十余岁左右地妇人,下ba上有一颗颇为显yan的黑痣,正是这颗标志xing的黑痣,张焕似乎记起她是县丞王潜之妻,她也看见了张焕,正迟疑着不敢上前。
这时崔宁从透过窗子也看见了老仆,知dao有新学生来了,她便布置学生们习字,自己快步从学堂走chu,却一yan看见站在窗下的张焕,只见他正从一丛繁茂的枝叶中艰难chu来,帽子也歪了,样子颇有点狼狈。
崔宁急忙上前替他拨去枝叶,压低声音问dao:“你在这里zuo什么?”
“我不想打搅你授课,看一看你便走。”
“那你等我一下,我这里正好有新学生。”崔宁yan波liu动,又jiao又媚地白了他一yan,张焕心中一颤,急忙闪到一旁等候。
等了一会儿,他见崔宁接受新生需要一点时间,便信步走进了学堂,学堂里很安静,每个女童都在认认真真地写字,谁也没有注意到张焕进来。
他走到那个叫小雨的女童面前,见她在默写新学的论语,正在写不亦说乎的说字,可是她写地却是个悦字,张焕暗暗点tou,这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小小年纪倒也难得。
“你是谁?”小雨忽然gan觉到yan前之人的气息不对,一抬tou,见尊师竟变成了一个长着胡子的男人,不由吓了一tiao,怯生生地问dao。
她的声音打破了学堂里的宁静,所有的女童都抬起tou,疑惑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那个、我是你们先生的那个、那个”
张焕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也是你们地先生,教你们she1箭、骑ma
他忽然看见孩子们一gengen如麻杆般细nen的手腕,也有些说不下去了,可女童们听见骑ma,一个个目光变得明亮起来,yan中充满了向往之se。
“好了,不要哄骗我的学生了。”崔宁chu现在了门口,她一手牵着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女童,正抿着嘴笑盈盈地看着张焕。
“我哪里是哄骗她们,明天我就叫人牵几匹小ma来。”说到这,张焕忽然明白自己上当了,他向崔宁挤了挤yan,转shen对学童们打个哈哈笑dao:“我说话算话,明日让先生放你们半天假,学学骑ma。”
女童们都一齐huan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