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百一十四章 笔筒案(二)
职官考试要比制科考试的规矩严格得多,实行不糊名考试,事先不公布题型,每个官员考生进考场前都要被仔细地搜查和辨认,以防夹带或冒充,而且迟到片刻也将被拒之门外。
卯时正,宣政殿的大门敞开了,五千余官员排成十列依次向大殿进发,没有人敢说话,众人皆沉默地前行,李宣位于第三列的第四人,他脸seyin沉,一言不发地跟着队伍走进了大殿。
大殿中的布置和前几天的制科考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也是由简易木板隔chu了一间间小榜,考号有了变化,甲乙丙丁四个区都集中在正殿内,李宣的考号是乙区四百四十三号,很快,他便找到了写在ju大牌子上的乙区,直接从第三排走了进去,很快便找到了他的位子。
位子里也是一席一几,几上放着笔墨纸砚,这是昨天晚上才放置,等会儿会有专门人来发考卷,李宣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一言不发地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在下礼bu侍郎韦清,为今天职官考的副主考,也就是今天的全场督察,下面我宣布考场辨矩韦清在逐条宣读考场辨矩,而几名从事推着装满了考卷的小车从各个考生面前走过,每人发一份卷子。
小车慢慢地走近了李宣,李宣的心也开始jin张起来,嘎!一声轻响,小车在他面前停住了,一名从事递了一份卷子给他,细心地嘱咐dao:“不要着急,别忘记写名字。”
李宣接过卷子,他忽然听见隔bi传来轻轻的低呼声,他急忙展开卷子,也一下愣住了,考卷足足有八页之多,密密麻麻写满了题目。让人yanhua缭luan,没有什么写诗zuo赋,也没有策论,几乎全bu都是贴经,《礼记》、《左传》、《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等等,统统都有。每一行都空着一小段,让考生填写,这样,即使事先请人准备好了诗和策论也统统没用,这就是考真本事了。
一般而言,贴经是科举中的基础考试,凡是经过十年寒窗的士子,基本上都能背得很熟,即使过了很多年。只要略略复习,也都能记起来,张焕在六月份便通告全国将要举行职官考。足足给了各考生三个月时间准备,复习时间上应该是足够了,除非读书时gen本就背不下来,或者年事已高,真的忘了。
由于年事已高、忘了的,那也没有办法,毕竟大唐的官员太多,少说要裁掉一半以上,李宣呆呆地望着卷子。半响一句话也说不chu来,他是靠门荫入仕,少年时斗ji走狗,狼dang于长安城,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一天书,他现在任职的大理寺司直,为从六品衔,不高不低,an正常编制六人足够。但现在却有了十一人,而真正干活的也不过三四人,李宣就是属于混官之类,今天的题目他基本上都无法完成。
这时,李宣迅速地向两边瞥了一yan,走dao上空空dangdang,十分安静,监考地官员也很少走动,他慢慢地将笔调了个tou。仔细地在笔杆上寻找。最后他找到了笔尾,轻轻地旋动笔尾上的盖子。打开了,里面应该是中空的笔筒,但李宣却抖了抖,竟从里面抖chu来一卷纸,他一下子将卷纸藏到卷子下,很快把笔盖恢复了原状。
他又向走dao上探tou瞥了一yan,却一下子看见不远chu1一个考生的tou也伸chu来,两人目光相chu2,皆会意一笑,没有监考官,李宣ma上将纸卷迅速地展开了,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前面的编号和每dao题一一对应,竟然就是这张考卷的标准答案。
李宣an捺住心中地激动。飞快地抄了起来。一边抄却又一边警惕地注意着走dao。一共两个时辰地考试。他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大功告成。李宣又再检查了一遍。主要检查有没有抄错行。就在他检查到一半之际。忽然。一阵脚步声从远chu1传来。似乎就是来他地考位。惊得李宣肝胆俱裂。他一下子将纸卷rou成一团。用最快地速度吞下了肚子。
脚步声在他隔bi停下。传来韦清地声音。“什么事?”
他隔bi地考生dao:“我地笔坏了。能否换一支?”
“你稍等片刻。”韦清地脚步声又走远了。
李宣地心微微放下。可是他地答案已经被吞下肚。后面还有四页未he对。对不对他就无从知晓了。李宣地toupi一阵发麻。这可怎么办?此时他恨不得将隔bi之人一顿老拳揍死。他傻呆呆地坐在那里发怔。不知该如何是好?
“怎么。你zuo完了吗?”韦清忽然chu现在他面前。笑着问dao:“若zuo完了。就可以jiao卷了。”
“是!是!我是zuo完了。”李宣慌忙将卷子拿起来,双手递给了韦清,韦清见他真zuo完了,不觉有些诧异,他接过卷子翻了翻,目光中的疑惑更加nong1重,他是知dao李宣不学无术之人,可前几页的考卷几乎全对,而且答案非常标准。
但疑惑归疑惑,韦清还是在他卷子上画了一个圈,表示正常完成,他平静地对李宣dao:“你可以回去了,chu去时注意保持安静。”
李宣不敢多说什么,转shen便匆匆去了,韦清望着他背影,极为惊讶地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