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零五章:最后一场讲座(2/2)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唉,黄一凡的诗词功力怎么下降了,这写的什么诗呀。”

神农虞夏古代圣君转瞬即逝啊,我要去的乐土又在哪里?

但,真的比登天还难吗?

他相信,自己昨天的第二场讲座,必然会在楚辞界留下一个难于磨灭的映像。

这一首歌谣的意思其实也简单。

当然,如果伯夷与叔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大家都会说他们可恶了,又哪里会夸他们呢。而夸他们的原因,是因为在周朝灭掉商国之后,因为对于商朝的忠,两人竟然不吃周粟,宁愿死也不向周朝效忠,最后饿死于首山。

自己写的是不是楚辞?

可惜,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黄一凡大致的讲解了一下采薇歌的历史背景,随后说:“只是可惜,采薇歌虽然传了下来,但却没有文字记载。前些时候无聊,一气给楚辞五歌填了五首词。虽然我觉得采薇歌是我填写的最烂的一首,但也拿来大家欣赏一下。”

一切都在黄一凡的意料当中,这首采薇歌其实写得一般,虽然黄一凡将这一首诗拿来到这个世界是妥妥的原创,但原创如果表现一般,也并没有多少人欣赏。在黄一凡唱完了这一首采薇歌之后,也只有少人的学向黄一凡鼓掌。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用凶暴取代凶暴啊,伐纣的武王分不清是和非。

其实“武王伐纣”是正义的,但是,为故事中的主角“伯夷”和“叔齐”他们为什么还说武王分不清是非,其实这与“伯夷”和“叔齐”思想界受制有关。他们是商朝某个小国的的继承人,他们是忠于商朝的。在周朝要讨伐商朝之时,内心的忠让他们表现对周朝的厌恶。

“我也觉,除了发现这两首诗加了一个兮字之外,真没有发现这两首诗写得多好。”

多么可悲啊,即将赴黄泉,看来是命途多舛啊,这似乎是注定的!】

这里有一个典故。

“采微歌之后,则是楚狂接舆歌。”

也因此,虽然伯夷和叔齐有一些愚忠,但他们的忠义神却传了几千年。

之前这一些人本来也对黄一凡的学术讲座没有兴趣,可是,当两堂讲座传了一首沧狼歌之后,受此影响,一众看客便纷纷来到木,期待黄一凡的第三场讲座。

这个时候黄一凡已经不想再去理会了。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不过,也很可惜,楚狂接舆歌其实写得也一般。虽然其中一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其实写得也相当经典。但一时之间,众人还并没能够完全的会这一首诗歌的意思。所以,在黄一凡原创了“楚狂接舆歌”之后,仍是奚奚落落的掌声,显得没打采。

准大降,准大降呀,别说比不上昨天的沧狼歌,就是易歌,大风歌也是严重比不了。”

翻译过来,那就是:

甚至,当有一些观众欣赏完这两首表现并不的歌谣之时,心里却是有一些郁闷,不时与朋友接耳,小声的议论说

特别是在国家危亡之时,伯夷和叔齐这“宁死不吃周粟”的神更为的难能可贵。

不少观众摇了摇,有些郁闷的说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是呀,是呀,这难就是我们期待的楚辞?”

【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野豌豆聊以充饥。

“沧狼歌或许只是黄一凡的神来之笔,要想再写一首媲圣诗的诗歌,当真比登天还难。”

不少专门只是来欣赏黄一凡诗作的观众,此时却是大为郁闷。他们来这里可不是听什么学术,对于他们来说,学术什么的听得太难受了。动不动就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分析个半小时,哪里有创作诗歌来得刺激人球。

“坑呀,别说是楚辞了,我觉这样的诗比唐诗还不如。”

黄一凡轻轻唱起了这一首采薇歌。

ps:妹呀,剧情这么给力,订阅也比别人多,为啥月票还这么少,为啥,为啥,兄弟们忘投票的吗,小白心都碎了,泪满面求月票。(未完待续。)

黄一凡没有在意,继续开讲。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