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吧!”诸葛师爷小心翼翼地说道。
杨凌从桌上拿起自己的官帽重新戴好。步履沉重地向前衙走去,这条路杨凌每天都要走上好几遍。但是杨凌生平第一次有了走路走得如此沉重的感觉,原来每一条路都如此沉重。
当杨凌走到衙门口,便见百余本县百姓跪在栅门外,一见到他出来,那些人便放声大哭起来。
“诸位,诸位,”杨凌压住满腔的愤懑,抬起手臂道:“有话好好说,先不要哭了。”可他的话没有效果。哭声反而更响了…
“你们到底在哭什么?”杨凌从没感到这样无助过。
“我们是在哭,老父母心里没有他的子民,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
“…”杨凌的眼中,闪过熊熊怒火,好不容易才强自压下那种想吐血的感觉,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有个老者小心翼翼地看了一样,这才低声解释道:“他们说,别的县都是先管本县的百姓,至于外县灾民只要饿不死就行。只有咱们溧阳县,是先管那些外县人。我们这些本县的百姓,反而成了后娘养的!”老人越说越生气,最初的畏惧荡然无存:“他们说。大老爷这是为了讨好上司,目的自然是为了升官!”
“…”杨凌脸色铁青道:“那发财一说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然是那一万亩梯田了,”老人答道:“他们说。大老爷为了多赚钱,用咱们溧阳的粮食去养活外地的灾民。眼看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县里已经没什么粮食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咱们老百姓就要断炊了。”
“呵呵…”杨凌心头升起浓浓的悲哀,对这些愚昧的老人,他却生不起气来,低声问道:“他们,到底是谁?”
“他们?”老人咂咂嘴,小声道:“就是那些有见识的人了。”
“你们被他们利用了。”杨凌淡淡道:“他们是想逼我就范,要把田贱价卖给他们。”
“就算被利用,我们也愿意。”老人却顽固道:“我们只知道,永丰仓已经空了,我们老百姓可能要饿肚子了!”
“谁告诉你们永丰仓空了?”杨凌冷声道。
“他们…”老人道:“这种事瞒不住的。”
“那你们知道,现在溧阳县的粮食,都在谁手里吗?”杨凌渐渐冷静下来。
“他们…”老人们面色微变。
“他们既然这样尽心尽力为本地考虑,为什么不肯将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卖给我?”杨凌又问道。
“不知道…”老人低下头去。
“因为他们想用极低的价格从我手里买走那些梯田。”杨凌哀痛道:“你们只道我心疼那一万亩梯田吗?我告诉你们,我家里曾经也是一个大地主,良田千顷,就算现在,我想要这些田,我也随时可以买到,而且都是上好的水田。那些梯田都不是我的,而是你们的呀。咱们溧阳向来富庶,可是再富庶,送孩子上学,也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啊,所以我就想着让那些灾民开垦梯田,等将来种上茶叶、桑麻,这样得来的钱,可以让今后所有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