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敢妄自揣测君心,再这么说下去,就算天黑了,咱们还没说到重点呢!”
“嗯!”皇帝轻轻地点头,然后从桌上拿起好几本奏折:“你也看看吧,朕现在都指望你了!”
杨凌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将桌上的奏折一封一封得看了个干净,看完之后。就恨不得当场撞死。奏折上都是河北各地写来要钱要粮的奏折,今年河北大旱,颗粒无收,赈灾情况十分严峻。
“微臣不过是一个知县,这样的国家大事恐怕无能为力。”杨凌添了添嘴唇,硬着头皮说道,杨凌可不会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将这么大的一场天灾给平息下去。
“杨卿,你溧阳刚刚受了灾,也收留了三万难民。你觉得赈灾最重要的是什么?”皇帝忽然问道。
“微臣看来,赈灾最重要的自然是让灾民得食、有居,只要百姓还能吃上饭吗,头上还能有遮风避雨的房屋。这灾年总能度过去的。”杨凌是说道。
“杨卿说得不错!”皇帝赞同道:“今年河北大旱,形势十分严峻,就杨卿刚刚说的那两条。得食和有居,后面一条尚无问题。就是得食的话,恐怕没那么容易。南北两地同时受灾,粮食产量大幅减少,如果任由河北的旱情蔓延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说得没错。”杨凌点点头:“可是这些事情陛下跟微臣说,似乎有些对牛弹琴,微臣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官,除看能告诉海外有非常适合中粮的土地,别的什么就说不上来了。”
“杨卿说的那些,也的确很好,但是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筹措国内的粮食。”
“陛下圣明,微臣佩服!只是哪来那么多粮食呢?”杨凌提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粮食自然是有的。”皇帝自信满满道:“杨卿难道不知道吗?杨卿以前还准备当土匪去打劫他们一回的。”
靠!杨凌心中暗骂,老子有病吗,去打劫那些世家?不过杨凌脸上还是淡淡的,说道:“陛下,想打劫一家很容易,关键是有那么多加需要打劫,到最后,恐怕会动摇国本啊!”“谁说要打劫他们了?”皇帝说道:“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朕的子民,真的意思是,愿意从他们手中买粮。”
这冤大头当的,杨凌好心提醒道:“陛下,微臣多嘴一句,现在各地粮价飞涨,恐怕买粮的价格会十分高啊。”
“朕又何尝不知道呢?”皇帝叹一口气,说道:“所以才将杨卿叫来,想听听杨卿的意见。”
别啊,你满朝文武这么多大臣的意见你不听,你听我一个正在休产假的芝麻绿豆小官的意见,你是闲着多蛋疼?杨凌一边腹诽,一边说道:“微臣愚鲁,恐怕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杨卿,你先别急着否定。”皇帝伸手阻止道:“朕和一些大臣已经商议过了,将今年银行和交易所所赚的钱都能出来,另外国库再补贴一些,其中还差着一百万两银子的缺口,这就有劳杨卿了。”
一百万两?杨凌大吃一惊,赶忙哀求道:“这个微臣实在是做不到啊,微臣已经将自己所有能赚钱的法门都交出来了,这个时候再让微臣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就算将微臣所有的家产都变卖了,微臣也做不到啊!”“主忧臣辱!”皇帝说道:“朕现在很忧愁,难道杨卿就不会觉得耻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