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一四八章大溃败中(2/2)

各位书友大大:月票榜上已经看不到红星的名字了。本来这也很正常,但是书友们不知的是,无线阅读基地没有推荐红星,导致红星的无线成绩扑,只有依靠网的成绩了。上分类月票榜,可以提曝光率,等于是个小推荐。因此,请各位大大多多投票支持!

在这一上,蒋介石和他的这几个助手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那就是刘一民这个人是**队中最有全局观念的主要将领。几次大会战都得益于刘一民的手击敌。以刘一民的格和作风,如果日军发动中条山会战,不八路军其它队会不会合作战,刘一民必然不会坐视,他一定会兵重击日军,合中条山守军作战。他之所以提前发表谈话、窥破日军心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蒋介石此时已经彻底认清了中条山守军的危险状况,因为他联系不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很明显,西线的第五集团军已经被日军击溃了。

蒋介石就想不通,中条山山路险,不利于日军机械化队行动,利于守军凭险固守。怎么一夜之间许多队失去联系、防线全被突破呢?

刘斐说,如果**队不策应作战,显然违反抗战立场背离民众意旨,结果必将引起共党内分化。如其兵抗战,则足以协力打击敌军,亦国之幸也。简言之,要么**合政fǔ击敌,要么即是放弃抗日立场。

蒋介石能有今天的地位,绝对也是有过人之能的。接到日军大举攻中条山报告后,他上就意识到自己轻敌大意、上了日军的当了,上就开始琢磨如何救援中条山守军了。很明显,刘一民是指望不上了,日军用于鲁中南作战的兵力比攻击中条山的兵力要大,而且全锐师团,刘一民和他的八路军能不能死里逃生还是另外一回事儿呢!动用自己的嫡系胡宗南、蒋鼎文、汤恩伯前去增援,因为原来没有这署,山路远的,来不及。只有迫山西的八路军、晋绥军从背后猛击日军,可能还能起到作用。但是,蒋介石又不想答应**提的停止**、解决新四军问题、恢复对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军饷和弹yào供应的条件,更不愿放下架去恳求**,就只能采取用民意来压迫山西的八路军兵了。

急得额上青直蹦的蒋介石,直接命令总算下了峨眉山、准备到重庆面见蒋委员长的卫立煌,立即返回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作战。接着又命令中条山各集中兵力,利用山地优势,将中路突中条山的日军赶去,稳定防线。

等蒋介石知中条山之战爆发,已经是5月8日上午了。

因为有了日军重兵围攻鲁中南,让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军令长徐永昌等人产生了误判,认为日军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方向发动大规模攻,不说别的,单单是后勤保障这一项,日军都很难满足两场大规模会战的需要。即令是日军要打中条山,也得再结束鲁中南之战后才能行。

刘斐其实是受蒋介石指示提这个建议的。

蒋介石慌忙召开党政军汇报会,研究对策。

刘斐提,发动各党政机关、各社团吁请八路军兵,援助中条山守军作战。

蒋介石还在转动小脑的时候,中条山战场形势还在继续恶化。到8日黄昏,仅仅用了24小时,日军完成了对中条山守军中间突破、两翼包围的作战计划,对中条山守军形成了外围包围圈。

蒋委员长也是在说梦话呢,他以为现在的中条山守军还是半年前与日军死拼的杨虎城、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呢!

僚主义害死人?这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到了此时,蒋介石才明白刘一民说的准、说的对,日军确实是要围歼中条山地区的18万守军。

不等卫立煌赶回洛,战局在一步恶化。中午的时候,日军动大批运输机,向中线防御支垣曲城空投伞兵,合地面攻垣曲城。

!#

这两天,日军对山东鲁中南地区发动三面围攻,蒋介石心里还在想着刘一民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日军明明是要打他的山东八路军主力,他却说是要打中条山。日军哪里有那么多的兵力么!

说实话,日军一开始攻鲁中南,也不光是蒋介石,军委会的大佬们全都把目光转向了鲁中南。不怎么说,鲁中南的刘一民引了日军的队,万一刘一民被日军消灭,那接下来围困鲁中南的日军几个锐师团就能腾手来,无论这分日军用于哪个方向,都将是一可怕的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