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经想在绝对控制欧洲大陆之前避免与英国开战,曾在1940年6月向英国发妥协的要求,但遭到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拒绝。丘吉尔一是
于正义,另一个也是
本不相信德国。也就是说,在丘吉尔
里,希特勒人品倒了,
本不值得相信。英国人不愿再重演慕尼黑悲剧了。
对于英国,用希特勒的话说,就是“英国就那么几个岛,凭什么要控制半个世界?它还想夺取全世界,这不公平,不是正常现象!”
还有一,如果德国占领苏联,就可以与东方的日本战线连成一
,横扫英
在亚洲的
民
系,削弱英
的战争潜力。
希特勒的目标是侵占整个欧洲。现在挡在他前路上的有两只拦路虎,一个是西面的英国,另一个是东面的苏联。
现在已经是6月中旬了,德国闪击苏联迫在眉睫!
如果德国与英国打成持久战,不要说国可能会参战,包括苏联,也一定会象德国后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样,撕毁条约,挥兵西
,消灭德国。这一
,希特勒看的很清楚。
粮、棉
、石油、橡胶、有
金属材料,这些支撑战争必须的战略
资,就是希特勒德国法西斯脖
上的
结!
这里面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国虽然尚未参战,国内孤立主义还有一定市场,但是英国和
国的关系非同一般。英国人损失的飞机、军舰都可以从
国得到补充,而德国不但得不到别国援助,相反,还被苏联
地卡着脖
。
因此,希特勒必须攻打苏联,获取乌克兰的粮、
加索的油田、顿
斯的煤矿,用以支撑战争。
对于苦难的中国人来说,不得德国鬼
、日本鬼
去打
国、打苏联呢!只要他们敢打,中国抗战就胜利的快了。话虽这么说,但是一想到成千上万无辜的人们倒在侵略者的炮火下,刘一民还是心
翻
,难以安定。
在英国碰以后,希特勒
着急没办法,因为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隔着英吉利海峡,要想打败英国,希特勒就必须夺取英国的制空权,消灭英国的空军,把英国皇家海军赶
英吉利海峡,他才能实施
侵登陆作战。于是,从1940年7月10日开始,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
行了大规模的连续空袭。至10月31日,连续4个月,德军
动飞机共约4。6万架次,投弹约6万吨。结果,由于英国人掌握了先
的雷达技术,德军空袭四个月,被击落各型飞机1733架,被击伤943架,损失空勤人员约6000人,却依然没能消灭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而英国,虽然付
了城市被轰炸的惨重代价,但空军仅仅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人。相比德军,英国空军明显是打了大胜仗。
德国国土有限,人有限,资源有限,要想以武力征服欧洲,就必须速战速决。而英国,恰恰看到了这一
,采取的战略和德国相反,那就是相持。也就是中国对付日本的办法:持久战。
空战没捞到便宜,希特勒就拿英国没办法。
国皇家海军不停地袭击德国海运航线,英国潜艇不但攻击德国海军舰艇,也攻击德国的商船。这样一来,德国就无法保证顺利从海外获得必须的战争资源资。
这都是从战略大局分析中得的结论,绝不是希特勒脑
发
时的拍脑袋决策的狂想产
。
由于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此时苏联与德国保持着正常的贸易关系,火车日夜不停地从苏联开往德国,送去了德国人急需的小麦、棉、石油、橡胶、有
金属矿石,对希特勒的疯狂侵略扩张起着支撑作用。
理说,希特勒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苏联人,打谁也不能打苏联。但事情都得反过来想一想,要是苏联完成了战争
署,突然与德国翻脸,希特勒将何以自
?
促使希特勒决心尽快攻苏联的yòu因是苏联对罗
尼亚的扩张威胁到了罗
尼亚油田的安全。要知
,德国境内没有大油田,石油绝大
分依赖
,现在最大最安全的
通
是苏联,罗
尼亚油田是德军除苏联之外的石油保证。对于德军这样的主要依靠装甲
队闪电突击快速作战的
队,没有了石油,就等于没有
粮,非死不可!
想想后世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刘一民就哑然失笑,为石油而战可不是后世国佬的专利,希特勒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为石油而战了!
各位书友大大:今晚双更求票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