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秦桧还京(2/2)

及至,早有赵桓亲迎,将折月秀迎中,然后其余礼仪但依皇家规矩而行,一直折腾到半夜时,方才完事。

赵鼎此时如堕云中雾里,哪里理会得不远秦桧的微心思。这一晚的事如同梦一般,历来帝王都是在十五六时,先立妃,继位为帝后正妃则升级为皇后。象这样直接先行册立,由外臣家中迎中的法,却是前所未闻。

而其实自开国以降,枢密使在地位上远不如宰相。宋代优礼士大夫,宰相皆是文官,不需担心提防猜忌,因此极敢担当,理政务时多半独断专行。而枢密掌握军事,其实国家用兵,不但要事先请示,而且行事时,也需事事禀知。而整个朝局又向来是重文轻武,枢密使则渐渐成为元老重臣养老的所在,也常有用枢密来稳定朝局的法。其实真正在政治格局中的作用,历来是重宰相而轻枢密。

便又召来内侍省都知,问清秦桧已经请见过一次,因上下忙着迎亲,便自行回府。因着是被弹劾,也并没有到政事堂报

到得第二天时,赵桓却是早早起,一如往例,理政事之后,召见大臣,连昨天一样辛苦的赵鼎一样需得见。

为册立迎亲大使,由着数十万百姓面前代天行事,将盛装打扮的折月秀请辂车之中,然后迷迷的往着中行去。

秦桧哪里懂得妇人心理,只又继续讲解,手舞足蹈般宣讲了络绎不绝的旗号仪仗,正说地闹,却是一时住嘴。

见赵鼎面尴尬,赵桓突然醒悟,笑:“他是参知政事,此事问卿不得。”

王氏听地懵懵懂懂,也不晓得,只张望着,看着几千人的仪仗由自己前煌煌而过,想到当初秦桧以士及弟迎娶自己时,也是富贵闹,乡里以为盛事,与前这皇家气派相比,当真是微不足了。

待午膳时分,赵鼎被赵桓留下相陪,君臣两人说得几句军务,赵桓突向赵鼎问:“秦桧奉诏来长安,前日听人说已到城中,怎么不见他人?”

王氏心中奇怪,不禁问:“相公怎地不说了?”

一面说,一面命人去召秦桧,然后才又向赵鼎:“秦桧朕用其才而薄其人,有些短是真的,不过此时是用人之际,也还罢了。”

只是到得此时,国家正值战时,一切以军事为主。现今的首相李纲更是以平章军国事的名义,军政皆,而参知政事们也多半为军事目地服务。这样一来,枢密使职在参知之上,整个大政局面已经悄然转变。

津津有味,自己便也只得妙,如那说书先生一般,将折家的家事说的采。

正说的满吐白沫,却见迎亲队伍到来,什么远游旗清远旗龙旗远远便看的真切,秦桧缓一气,喝茶,又笑:“这是代帝迎亲,所以陛下地旌旗也派了来,若是大臣敢用,那可便是谋反了。”

赵桓又:“这也可以引为制度,不过此事也不急,需得考较些细节再说。”

宋时制度,枢密使与宰相同列,一掌政事,一掌军事,合称两府。

赵桓微微一笑,只:“本朝制度甚好。哪怕是宰执,一被人非议,先不说别的,自请辞职,然后才能上解释地奏书。这样一来,很能防微杜渐。“赵鼎不知皇帝用意,当即木然称是。

秦桧原本有意任枢密,就是看准了现今局势。只是他在军界殊无影响,毫无势力。而赵鼎久历军事,又是宗室远支,极受皇帝信任。这几年来,指挥潼关战事,总理军事调,李纲远在襄,偏重荆南一带,而整个战线的指挥调,其实都在赵鼎手中。而此时又代皇帝迎亲,在皇帝心中地位可见一斑。秦桧一则嫉妒,二来数次想买好此人,两人却不知怎地,就是不对盘,三番两次后,秦桧自然也不想用脸去帖对方的冷,也便罢了。这会却看到对方鲜衣怒宣宣赫赫近在前,自己却俨然待发落的罪臣,两相比较,心里地酸味泛上来,却哪里还有什么好脸来。

秦桧微微一笑,只:“那骑在上代帝迎亲的,便是枢相赵大人。”

而沿途情形,与太平时节无异,赵鼎竟是心中慨叹,不知何年何时,才能真真正正的致天下太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