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懂得权衡利弊审时度势,所以如瑾说他聪明。
和聪明人一起做事可以节省力气。
“既然陈大人这样说,那么我就暂时提些建议,助大人擒贼护驾。”
陈刚拱手“但凭蓝妃吩咐。”
“大人可将四面宫门都封住了?”
“万无一失,连带周围宫墙处皆有巡守,绝不会放走一人。”
“内廷四周呢?”
“也封堵了所有出入口。”
如瑾便道:“东宫谋逆,囚困皇上,挟持威逼后妃,此时事败逃窜,内廷里却遗留了许多余孽。若继续让他们留内廷藏身,于娘娘们有碍,于后宫清誉有损,望大人能够带兵进内擒贼,洗清余孽,还宫廷以清明!”
“下官遵命!”
陈刚要,也不过是一个主事发令人罢了。如瑾心知肚明,就替他担这个责。她只要找到长平王,至于事后是否会被问罪,为指使外男进内廷而担责任,于她而言都不要紧。
陈刚很就安排好了进内廷几队人马。如瑾提醒他一定要严厉治军,莫让谁行差踏错,授人以柄。陈刚知道轻重,郑重答应。
突然有兵丁来报,说御前大太监康保求见。
如瑾疑惑,陈刚解释道:“御前宫人都暂时安置西群房里,下官派人看守着。”
康保要来干什么?如瑾道:“让他进来。”
康保进院,眼看着陈刚和如瑾站一起,先是吃了一惊,继而立刻回神,爬过来就朝如瑾磕头,一边磕还一边哭诉,说太子如何暴虐云云。如瑾迅速打断他“有话就说,我们没时间听你胡扯!”
康保忙抹泪转了话头:“奴才听说陈大人要带兵进内廷,于是想着,内廷那地方大人不一定熟悉道路,要么,奴才带着徒子徒孙给将士们引路?早点抓获反贼,奴才们也能好好伺候皇上。”
这倒是好主意!
一来引路,二来有什么事,内侍们也是个见证,只要防着他们使坏就好了。
如瑾立刻准了康保提议。康保喜出望外回去挑人,如瑾却将他带来人全都不用,从他挑剩下人里找了几十个内侍,两人一组,分别给兵卒们带路。
康保苦了脸,陈刚命人将他带下去仔细看管。这人典型墙头草,见风使舵,太子虐待皇帝时候他袖手旁观,卑躬屈膝德行早被其他内侍掀了出来,如瑾才不会用他人进内廷。
两千右骁营将士从各条道路鱼贯挺进内宫,外围是三千接应。刀剑长枪,强弓劲弩,沿着内廷平整石板路一路碾压。
走各队中间内侍扯着嗓子高喊“京营进宫擒贼,各宫上下清点人数院中站好,待将士们进内搜查逆贼。若不服从,一概以贼党论处!”
这也是如瑾主意,一个宫殿一个宫殿挨个搜过去,就不信那些余孽能藏得住。
这种过筛子方法很有了成效。
有那胆小听话嫔妃,立刻将宫人召集院子里候着,待军卒们踏进院子里搜查余孽,还真就厢房群房之类地方搜到人,一番围攻,悉数拿下。
有不听话,兵卒们也不强迫,只将该宫宫门从外头锁上,四面派了人看守,将之变成监牢。
却有余孽挟持妃嫔做人质试图突围,陈刚早就吩咐下去,遇到这种情况,不必顾忌,当场格杀。至于人质是不是安好,这等混乱宫变情况之下,对上头自有一套说辞,若人质死了,就一口咬定是逆贼杀死,与京营无关。倘若目击之人要与京营对质,那又是另一笔糊涂账,事后再说。
如瑾严密护卫之下,离开金霖殿,直奔弘度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