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奇书问世中(2/2)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汉代不是就盛行此法?那些著叙皇帝起居注的文人,没地方搁笔,就把笔削尖了,在发髻里。”周冲在心里好笑,:“我再把另一端挖一个孔,把笔毫在里面,用漆固定好,就是一枝上等狼毫,包准让先生满意。”

王敖师徒对制笔没少研究,就是没有想到这办法,一听周冲的话,他的睛发亮,双手重重一击,赞:“真是妙思,我们以前过好多笔,就是没有想到这,真是的!我和先生以扫帚为本,行研究,制来的笔,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呢?我们那制法,笔毫容易脱落,一枝笔用不了多久就废了。用这方法的话,一枝笔使用的时间就长了许多呀!”瞧他那副模样,真的称得上拨开乌云见青天!

拿起笔,周冲把一端削尖。我们都知是平的,就没有削尖的理,王敖也是这般想法,很是惊奇地问:“周兄,为啥要削尖?”

两人兴冲冲地来到尉缭写书,只见尉缭眉皱在一起,八书生架在笔座上。王敖轻手轻脚地走过来,熟练地把手中的狼毫笔和笔座上的笔对换。

制笔法叫纳毫法,是从蒙恬改笔开始的,一直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过去了,没有人能够改变。

周冲什么话也没有说,手一伸,在王敖的发髻上,笑:“明白了?”

“谢周兄为小弟开脱。”王敖拍拍额:“万事皆讲一个缘字,制笔与我无缘,也不必求。周兄,能不能请你快。”

“怪不得你们的笔我一看就象扫帚,原来是以扫帚为蓝本。”周冲不得不承认王敖的才思真的是非常捷,他才提个,王敖就把纳毫法的优尽说,笑:“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先生和王兄,修兵法,纵横之术,海内无双,于这些雕虫小技难免有所缺憾,王兄不必自责。”

王敖再也顾不得礼节,一下从周冲手里抢过去,把笔尖在手掌上轻摁几下,:“有弹,柔韧十足,好笔!好笔!”

理,如此好笔,尉缭必然是赞叹有嘉,没想到一字之褒也无,王敖睛瞪得老大,周冲很是奇怪地想:“难这笔制得不好?可这笔不要说在战国时期,就是在现代,也称得上上等啊?问题在哪里呢?”

“好什么好?我以后见到蒙恬大将军,可得绕走呢。”周冲在心里如是想,:“先生用的墨是松烟墨,这笔是兔毫,这就是墨生松烟间,笔狡兔翰,相得益彰,才先生书写著。走,送给先生去。”

尉缭想了一阵,握着狼毫笔,饱醮墨,悬腕疾书,却不发一言赞叹之词。

周冲很是叹地想:“连你这个稳重之人都如此兴奋,可以想象得到你们在笔上吃的苦不少。怪不得后世那些大书法家,如书圣王羲之,还有他的老师卫夫人都不惜费大量时间来研究制笔之法,还不是为了找到一书写的觉。”

“墨生松烟间,笔狡兔翰,好诗!好诗!”王敖咏赞叹。



王敖哈哈大笑,:“妙妙妙。周兄心思缜密,事无细,皆在周兄意算之中,!委实!”取下笔,递给周冲。

周冲明白他的心思,:“很快就好。”把笔毫到空腔中,用漆凝固,用火一烤,很快就好了。

周冲轻拍脑门,心里想:“曹建,不好意思,无意中引用你的诗句,不要骂我剽窃,我可是无意的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