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中真实的情况如何,他们是绝对不会说的。
“原来是这样啊。”听了贾诩所说的,邓芝故作一幅恍然的模样,然后便闭着眼睛开始思考了。他思索了良久,终于再次睁开了眼睛,他望着贾诩,晃悠悠的说道:“我刚刚想了想贵主公的公报,发现这其中还有些古怪的存在。我不知道这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两位能给予我解答。”
“什么问题?”贾诩听邓芝如此说,心中突然有了些不好的感觉。他不清楚这种感觉究竟代表了什么,也不明白邓芝眼下的用意究竟为何。对于邓芝的提问,他只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政策,先凑合着继续下去再说。
“这次魏公远征汉中,用得是夏侯渊将军所统领的那路十万人的兵马吧?”邓芝晃悠悠的开了口。
“糟糕…”一听邓芝竟然这样开口,贾诩心中顿时是明白了过来:这个邓艾根本就不是故意的装疯卖傻,他是知道一切的。他清楚自家若是认了战败的结局,那对今后的谈判是很不利的。所以,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战败。只是他们那边在战报上已经慢了自己一手,虽然还不清楚,这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慢了之后,不容易改变却是事实。于是,他才会如此说话,试图通过这些精细的情报,来推翻我们的论断。“哼…这家伙可真是有心啊。看来李晟那边在许昌的情报网络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了。”贾诩心下如此想着,不禁有些佩服起邓芝的计划来。他知道自己眼下在这件事情上是失去了先手,没有办法,他也只能先顺着邓芝的话说下去。毕竟,夏侯渊统领多少兵马南征的事情,在自己的战报上也是写得明明白白的。
“没错,就是那十万人。”贾诩很光棍的点头。他并没有在这十万人之上加诸如“精锐”、“强悍”之类的词语,因为他已经多少猜到了一些邓芝接下来要说的话语。对于那些绕了半天最终是贬低了自己的话,没有办法从细节上去反驳,自然只能尽量的以淡化来进行处理了。
“这十万人去阳平关下呆了两个多月。唔…你说是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恩,这么说我们也承认,不过这威胁似乎也是相对的啊。请问文和先生,你们最后返回长安城的时候,部队还剩下多少人呢?”邓芝沉吟了一下,似乎是试探的问了这么一句。
“呵呵,剩下不是很多。阳平关嘛,那可是城池高深之地,难打是正常的。不过,虽然我们的损失有些大了,但我们只是损失了一些普通士兵而已。我们的精锐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依旧可以用我们剩下的人去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贾诩避重就轻的回答道。他以真实之言,说出了一半,又以吓唬之语,道出了另一半。这一通半真半假的话说出,还真是挺容易迷惑人的。当然,这里人指的是一般人,至于邓芝和邓艾,却是不包括在里面的,因为邓芝和邓艾都明白夏侯渊军眼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我承认只要你们愿意可以重新拉得起一支人马。毕竟,你们的人多嘛!”邓芝不屑的撇了撇嘴:“不过你们拉起了新的人马,还是需要时间训练的。这似乎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万一你们有了什么迫在眉睫的需要,你们真的还能在西北之地拉起这十万可战之军吗?青州兵好像不是那么容易训练的啊。”邓芝微笑着说道,轻轻的一语却是把贾诩的话驳斥得干干净净。
“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只要你们知道,我们还是有能力一口气灭了你们就可以了。”贾诩淡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