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公告天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李晟的使者团在朝堂的面陛之后,带着皇帝颁发给自家主公的蜀候、益州牧、交州牧、荆州牧、护羌中郎将的印信离开了许昌。他们一出城,便加快了向南的速度,遥遥的望去倒是有些匆忙的模样。没有人想得到他们为什么如此的匆忙,即使有相关的猜测大体也是说:他们这些离家已久,大约是想着尽快返家过年。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蜀道难行是天下公认的,若使者团的这些人确实想尽快返回成都的话,那以最快的速度从荆州入川,无疑是正适合的。
“…也许就是这样吧。他们只是两个年轻人而已。”条约既然签订下来,曹操也很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条约的签订就意味着战争之云的吹散。虽然自己在这个条约之中受了不少的气,但自己的利益最终还是得到了大部分保护,总也算是一个令人欢喜的消息。别得不说,只说这朝堂之上的大多数人在条约签订之后的几天里都是展开笑颜的,即使是曹操和他手下的那些个重臣也是以一种淡然之中微微带了些许欣喜的情绪来与大家见面的。一连数天下来,大家的心情都是不错。
不过这样不错的感觉,众人并没有享受多长时间。就在邓芝他们离开许昌的第五天,从凉州赶来的使者,万分狼狈的进入了许昌城,哭喊着拜倒在了贾诩的府门之前。他还算是有点头脑的,只敢来找负责情报的贾诩,而不敢去找曹操,否则这凉州失陷的消息怕是要弄得满城皆知了。
“你说什么…李晟军拿下了武威?”贾诩震惊的瞪大了眼睛“告诉我?李晟军到底有多少人?”
“凉州本地之兵并羌人之卒不怕有数十万之众吧。”使者给了贾诩一个令他不敢相信的答案。
“数十万?”贾诩觉得这事情有些荒谬了:“李晟在益州、荆州之士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几万,他哪里能在凉州有数十万?”
“凉州的情况,文和先生又不是不知道。那个地方只要有粮食,随便拉出一个百姓就可以当兵啊。更何况,这一次李晟是朝着大家族去的。你也明白,那些土豪之中有几个固然是和善之人杰,但更多的却是穷凶极恶之辈,百姓苦其久矣。再加上李晟用那城趋虎吞狼之计,老百姓哪里还不蚁附成贼的?如今凉州已是不成了啊。”使者叹息着说道。他从凉州出来,最是清楚凉州的情况如何——对于凉州,如果曹操不出兵的话,他早已是不报什么希望了,因为凉州的百姓早已和那李晟是一条心,除了他们这些大族出身的人以外。
“一子落错,全盘皆输。这一局,我们是不成了啊。”贾诩听闻不禁苦笑起来,这笑笑得却是比那哭还难看:“无怪乎李晟会突然放弃向我们所取凉州全境,只要了西平和金城两地。此刻的他们已经获得了凉州六郡中的四郡,再加上西平和金城,他们岂不是把六郡全得了?好计谋,好手段啊。”贾诩颓然了半晌,呆呆的不语,也不知他心里到底在盘算些什么。
“文和先生,李晟之贼军在凉州肆掠,我凉州之父老可是都期盼着王师的到来。若魏公肯发兵的话,这我凉州尚有一线生机可言,如若不然,只怕…”使者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所要说的话,贾诩都知道。
“我会尽力的。”贾诩当然知道使者的意思是什么,但他现在也显得有些有心无力了:“不过,眼下我方的军队遭到比较大得损失,粮草也颇为不足,且又几近于严冬,若是就此出兵,只怕是有些不成。反正,你今日告诉我的,我会一字不漏的告诉主公知晓。只是主公究竟会不会出兵,我就不知道了。困难太大,我想你还是不要报太大的希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