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装备小口径骑兵火炮,微型雷火弹,雷火箭的轻骑兵,不过由于装备的火炮所以对城池也具备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完成自己手中三十万野战军金属铠甲的制式化,包括步兵用金属鳞甲、步兵用轻型短甲(胸口用金属鳞片,其他地方以硬皮包裹)、骑兵用金属鳞甲、骑兵用轻型短甲;将原本的一支海军舰队,扩张为两支,并逐步完成其中一支海军舰队的重型化、火炮化;逐步完成步军精锐部队,如各主将的近卫部队、军中的军械营、山地营的火器化,普及雷火弹,建立专门的掷弹营、火炮营等等。
按照李晟的估计,自家的势力一旦完成这一系列计划,自家的经济实力将有可能膨胀到现在的三倍,而军事实力将有可能是现在的两倍。
到时,我或许就有了可以同时面对曹操和孙权的能力了吧。李晟这样想着。他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期待。
混乱了一年的建安二十二年,便在最后几个月的平静之下悄悄的过去了。随着成都城里那令人惊奇的爆竹声响起,建安二十三年总算是来到了大家的面前。天下人都以为这应该是极为平静的一年,但却不想从建安二十三年的正月开始,北方的曹操那儿却是发生了一系列变故。那是一个令天下人觉得震惊的变故:曹操封王了。
消息从许昌传到成都已是三月初了。本来是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的,但曹操那边的贾诩重新整顿以后情报组织玄黄,却让李晟这边的白衣遭到了很多麻烦。他们似乎是把白衣作为一个挑战的目标,在白衣传递这个并不显得怎么重要的情报上,派了很多阻止的人手。
不过,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成都。在三月盛开的春花之下,李晟和他手下的人们开始商讨这件事情。因为在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后头,李晟他们看到了曹操和孙权联手合为的踪迹。
听说曹操称王的这个引子是孙权引起的。孙权给曹操去了一封信说是,公之功于国乃是无可比拟,且天命在公,愿公秉承天命登基为地。对于孙权的信曹操是苦笑这的,他仿佛看了数遍,说了两句话来: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架子上烤。如果天命真在我身上,我当为周文王。这是曹操自己所说的话,虽然当时也下达了保密之令。可这话还是引起了曹操手下那些人的动作。他们迅速的行动起来,向皇帝建议,册封曹操为魏王。因为这件事与自己这边的关系并不大,因此罗照就像是说故事一般,把这件事情掺合了一些流言说得动听无比。
皇帝就这样答应了?我记得这样的事情和昔日高祖所定的盟约不和啊?对于曹操会称王的事情,李晟是早就知道的。在记忆中的后世里,他只是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故事来听,大体上是听过就算了,可在来到现在的这个时代,他才真正的知道由公到王的阻力会有多大。眼下他听说曹操称王了,他顿时有些好奇曹操称王之事究竟引起了人们怎样的联想和风波。那一定是惊心动魄的,而不会平平淡淡。李晟这样肯定的认为。
皇帝当然不会就这样答应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尽管这和当年高祖所制定的白马之约不符,但现在皇帝自己的性命都被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要做什么,皇帝又怎么能够反对呢。皇帝现在可是连一句赌气的话都说不出来呢,就算他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放在心里去想了。罗照给了一个令人并不意外的答案,这也算是极为正常的解释,以曹操那强悍的行为,他怎么可能让皇帝有反对的机会呢?想来在曹操压迫下整个封王的大典一定是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吧,这似乎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