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十年(3/4)

局面。

“李晟这人的布置完全是小心在布局,大胆在行动啊。”将李晟的发家历史进行了一番分析之后众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也是没有错的,如果不从战略本身是否能够取得胜利的角度来想,李晟的布局绝对是小心的,他从整个天下最为薄弱的地方入手,在站稳了脚跟之后,一步一步的朝着包围的圆满来进行自己的布置。他不是四处乱出击,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考虑之后,才进行自己的行动,这就是他的谨慎所在;至于大胆,则是只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施用的手段十分的的大胆:诸如从益州入羌地,而据有凉州;由海上对青州、徐州、冀州、幽州进行威胁等等,这些都是以前人们所不敢想像的,而李晟却因此而大胆的做了,并以此和获得了成功。这说他是运气,又不自然,因为他所做的那些只要旁人人稍稍的动一下脑筋仔细的想一想,便会发现他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实现的可能,尤其在他所派出的人具有有那样的身份的情况下。

“李晟善于择人,更会用人!”这是魏、吴两国对李晟进行了分析之后,所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虽然这不是一个什么非常具有特色的结论,毕竟不管是孙权还是曹丕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所能做到的似乎又和李晟所做到的不同,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李晟的用人,是真心实意毫无保留的去用,而没有其他的想法。他能直接委派自己所信任的有能力的将领去担当一方的主官,而不怕他们究竟会不会反叛。或许李晟已经不害怕自己手下的将军起兵造反的问题,因为在他的手下一名将军就算再怎么有意叛变,最终能带走的也就是他本人而已,却是不可能连他手下控制机的军队也带走。

“…这就是被他们称之为制度的用人手段么?以文人为监军,拥有武将的升迁推荐、密奏的权利,而让武将全权负责战争,并加强中下级将佐控制…,如此一来还真是没有人可以造反啊。”他们叹息了一声,却是不得不佩服李晟那边如此变革的又一个成功。

由于这些年有李晟的变革成功在前,曹魏这边和孙吴这边,也不约而同的依照李晟那边的榜样进行自己这边的变革。尽管由于各自国内反对势力牵制的原因,使得这变革不可能像李晟那边那般“彻底”但在很多方面,他们还是借鉴了李晟制度、行为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在军械上,比如在航海上,比如在海军建设上,比如在让文官来牵制武将的野心膨胀,比如下级军官的培训上…,曹魏和孙吴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单就就军事而言,曹魏方面拥有正规军陆军四十五万,其中步军三十万,马军十万,军械兵五万,陆军动员兵力一百万的强大武装力量;而曹魏的海军也拥有五万的规模,其中两千石战舰五十艘,一千八百石战舰一百二十艘。一千五百石战舰两百艘,一千石以下级别的战舰近五百艘。而孙吴方面,则有陆军二十万,其中步军十五万,马军两万,军械兵三万,陆军可动员兵力为三十万,较之十年前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当然这离不开曹魏那边的帮助;至于水军,因为江东军的特殊,将舰队同李晟一般分为了内河舰队和海军舰队,江东军内河舰队人数维持在四万左右,拥有大小战舰四千余艘,而江东军的海军舰队则拥有七万人的规模,据有两千五百石战舰二十艘,两千石战舰八十艘,一千九百石战舰一百艘,一千四百石战舰三百艘,一千石一下战舰四百艘,其舰队人员规模还微微超过了李晟,并且拥有一支并不统计在海军正规部队数量在内,人数大体在三万左右的海盗舰队。这支海盗舰队的主力舰(即一千五百石左右的战舰)不多,但作用却不可小视。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江东军就依靠这么一支海盗舰队至少从李晟那边掠夺了近四万万贯铜钱的财富——真是由于这支舰队的存在,江东才得以维持如此强大的武装。要知道江东方面本身的税收是远远比不上曹魏方面的,毕竟江东这儿有太多的世家大族制约了江东在税收上的改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