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地局面演变成三人争霸的局面。虽然从始至终他都不敢多加杀戮,可总的来说从秦末至今被杀地兵卒,流离失所的百姓比楚汉争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为了取得天下,再次的狂戮厮杀,只怕取得的天下比刘邦那时取得的天下更为凄惨十倍,虽然他占据长城又有‘雷神之怒’匈奴人暂时无法东进,不可能有兵围‘白帝’城的情况出现,可国家人丁稀少之后,单凭‘雷神之怒’能守得偌大的疆土多久?
李信开始反思,人丁稀少的后果是可怕的。没有人耕种,粮食的产出会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根基将会动摇。没有人为兵为卒,军队会无法组建,国家的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没有人四处经商,商品无法流通,国家的富裕将不能保证。没有人…。反正,没有了人什么也就没有了,想把人口恢复过来最少也得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才行?所以,他绞尽脑汁的思索怎么样才能以最小的死伤取得天下。想来想去,除了刘邦、韩信搞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得项羽领二十八骑出逃,数十万楚兵被汉军所俘外,剩下的所有办法都不能避免与项羽死磕,直接的后果便是项羽数十万楚兵皆亡,自己这边亦是数十万兵卒的伤亡。就算逼不得已用了‘雷神之怒’,王惊送来的‘雷神之怒’数量还远没有达到全歼楚兵的地步,自己这边仍会有不少的伤亡,可惜的是项羽那数十万楚兵将尽亡,算到底那可都是自己的国民啊。
一百多万兵卒的死亡,也就是说会有一百多万个家庭失去顶梁柱,影响到五百万乃至六百万百姓的生活。数十万妻子会因为失去丈夫而成为寡妇,数十万孩子会因失去父亲而成为孤儿,数十万末嫁少女会因失去结婚的对象而成为老女人。所有的事情,想一想都让人害怕。
李信努力的回想史书上是如何记载韩信与刘邦使四面楚歌之计的,可是他与秦汉有关的历史实在匮乏,虽然知道有四面楚歌这出戏,可怎么也想不通该如何运用。四面楚歌之前呢?他所能想到的也不过四五件事,其中包括:‘项羽要煮刘父,刘邦嬉笑要分一碗肉羹喝。’‘项羽射了刘邦一箭,刘邦嘲笑射中了他的小脚指头。’‘两人以鸿沟为界,声明鸿沟之东是楚国,鸿沟之西为汉国,这也是棋盘上楚河汉界的由来。’…
李信是不遗余力的想把这一切都还原,出现项羽领着二十八骑逃亡的结果,去避免重大的伤亡。然而他想破了天,想得头痛欲裂要拿着脑袋去撞墙所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其中‘项羽煮刘父’还根本用不上。
既然想不到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尽量的往真实历史上靠!只要走到鸿沟罢战这一步,离十面埋伏也就不远了。怎样才能走到鸿沟罢战这一步呢?只有拿下‘敖仓’这一条路可走!让项羽尝尝缺粮之苦。使他明白再耗下去必败无疑,才可能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