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货zhi之利xia(2/2)

蒲寿庚的话立刻在近百名商人中引发一阵嗡嗡的议论声,大家都是极明之人,如何不明白这商会的好,但也知它并非百利无一弊,最大的弊端就是手脚被束缚住,无法灵活竞争。

“我们如果加商会,可以拿到商引吗?”

“我愿加商会,但不知商会的规则是什么?”在沉默了一阵后,王蒲第一个举手表态,他倒不是担心商引,而是担心刚刚找到的发财之路是否会被堵上。

另一方面,为阻止商人间的恶竞争,将一盘散沙的商凝聚起来,李思业委托蒲寿庚面在莱州港组建山东的第一个民间组织:莱州海外贸易商会。

为此,军机在连续几天的会商后,最终决定削减非优势产品,如丝绸、造纸、瓷、茶叶的产量,而加大制糖、织布、铁、酿造的产

“在坐的各位都是莱州港的大商,都是有见识的人,宋国行业商会的好我想大伙都明白,我受李总之托在莱州港成立海外贸易商会,如果愿意的话,在座各位就是第一批会员。”

蒲寿庚厉声喝:“安静!安静!”他的威严使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自从蒲家将大批二手海船卖给山东后,山东的海外贸易也开始起步,蒲家的命运渐渐和山东挂在一起,蒲寿庚本人也俨如李思业在商界的代言人。

说完,他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呷了一,又用他那鹰一般锐利的睛扫了众人一,目光中带着一丝狡黯,把会和商引挂勾是他想来的,在山东没有商引就批不到货、开不了店,也不了海,结果自然是要么加商会,要么卷被回宋国。

......

“退税?”众人面面相视,自古以来还没有听说过给官府的税还能退回来,心中惊讶之极,七嘴八,这会场里顿时成了一锅沸腾的粥。

兄的话,生怕王蒲反悔,急忙把刚刚割断绳袋递过去:“这里是我的两万贯钱,王大哥。”

“各位,我再给大家一个忠告,趁莱州港的土地现在还便宜,大家多买一存在手上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他见众人表情各异,或惊喜、或懊恼、或茫然,心中不由一阵冷笑,他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来:“如果不投资的话,赚的钱早晚会被税率课得光。”

蒲寿庚心里一阵赞叹,再投资是工商业发展的髓,这税法真不知是如何想来的,真这样实施的话,不五年,山东的工商繁荣将比肩于宋国。

蒲寿庚听他也是泉州音,便赞许地:“商会的规则大分和宋国是一样的,但还有一些别的好,比如可以在《齐鲁每日密闻》的品区给诸位的店免费一次广告,又比如谁想投资办工场的话,不仅土地的价格可以优惠,以前掉的商税还可以退回来。”

王蒲拍拍他肩膀笑:“钱你自己收好,你先去海风楼等我,这边的事办完了,我就去寻你签字立据,到时我再让林掌柜个居间,这合伙的事就算成了。”他突然又想到一事,急:“刚才忘记和你堂兄约时间了,你再替我转告他一声,明晚酉时正,我在海风楼等他。”

山东所产和宋国大同小异,但制造成本却要比宋国,为和宋国在海外竞争,市舶监只得以减税让利的方式,压低官府成本和成本,增山东货在海外的竞争力,但这样的后果却造成山东和宋国,官府和民间的恶竞争,利越来越薄,白白便宜了海外诸国。

众人的光刷地盯向了蒲寿庚,这是困扰他们已久的问题,以前不办商引可以逃税,而现在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这并非是商会会员特有的优惠,李总说,这是即将台的〈新税律〉中的规定,将来贸易的商税和工场的所得税税率都将慢慢提,但如果用赚来的利再投资,掉的税还可以退回来。”

蒲寿庚淡淡一笑:“在坐的大半都没有商引,这个问题我怎么可能回避,李总说了,如果加商会,可以不考虑一年的期限,但前提是加山东籍。我也明着告诉你们,船坞里那四艘大船完工之日,就是李总来莱州之时,我的推测,市舶监也就是那会儿驻港,这其中利弊,大家自己权衡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