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袁术使诈(2/2)

“父亲在世之日确实有提过,但如今父亲已亡故,这萧言是否还会记得这段情呢?”孙策毕竟从来没见过萧言,对萧言地格并不了解,有些迟疑。

老将程普突然想到一事,对孙策:“少主。当年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袁术这厮妒忌主公战功,故意不发粮草,陷主公于危难。曾有一人提醒主公留意袁术的险,而主公当时并未在意,最终导致兵败,败退时又得此人援军来救。事后主公将此人引为知己,在世之日多有提及。此人如今权势滔天,我等去求,或有借兵希望。”

孙策这一清醒,立刻想起下还有如何安置这袁术送来的三千“兵”遂询问起周瑜意见来。

但毕竟萧言如今也是位权重,能否记得当年与孙这段萍相逢的情,让孙策有些吃不准。



孙策隐约想起,父亲在世之时,似乎是提起过与萧言之间的情,但自己年少浮躁,最是不听父亲这回忆过去的话语,随即便抛在脑后了。如不是现在程普提到这事,或许自己永远都想不起来。

二人二骑,在夕的斜照下,朝着他们的目标缓缓驰去,渐渐地消失在了天地

“公谨,你太看得起我了。对别人我还有自信,但这萧鸿这几年所的那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是远远无法企及的。”

“公谨,你觉得我们将来能超越这大将军萧言吗?”

一说起萧言,即便是周瑜这等自负之人,也不禁心生佩服,自愧远远不如。

“三位老将军返回柴桑后,我兄弟二人何往?是否即刻前往萧鸿?”对于周瑜的这些安排,孙策是完全赞成。

萧言!这个坐拥五州之地的当朝大将军。

“自然不能留给袁术,否则我等岂不大亏。”在如何安置这三千人上,周瑜有自己地看法“这三千人中,年老者遣散返家。剩余人可随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军返回柴桑,作犯科者组成一军,日后冲锋陷阵可用,年幼者好生教养数年,以后可作为军队基石。”

“哪里能借兵呢?”原本传国玉玺在

在周瑜的鼓励下,孙策想到自己既然可以来求袁术这等小人,为何却不能去向父亲生前好友求助,顿时一扫之前颓势,整个人变得神焕发起来。

成功,尽周瑜满腹智谋,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大哥,目标越长远,奋斗越有激情。虽然最终未必能真正达到那个度,但毕竟我们享受到了这个过程不是?!”

经程普一提醒,孙策前顿时一亮。

觉得有些大,一筹莫展起来。众人见到孙策愁眉不展,也是心中焦急。

“对。事不宜迟。我等兵分二路,同时行。”

“萧言,萧鸿。未及弱冠便征战沙场,攻城掠地,多年下来罕闻败绩,官至当朝大将军,坐拥青、冀、幽、并、夷五州之地,兵甲数十万,收降乌、剿灭倭患、扩大疆域,扬大汉神威于海外,震慑八方诸侯不敢妄动。乃当世第一人杰,我等远远不及矣。”

“一定能,大哥,我对你有信心。”

“大哥,既然有这等机会,我们不可放弃,必须去尝试一下。”周瑜立刻鼓励起孙策来,他就是那善于把握机遇地人,只要见到希望,便要放手一试。

可凭借宝去其他诸侯势力碰碰运气,可现在玉玺诸侯凭什么要借兵给自己。

最后,在目送程普等领着那二千五百乌合之众离开后,孙策、周瑜两兄弟迎着缓缓落下的夕,开始朝着北方发。

“公谨,下这三千人如何理?难退还给袁术?”

随后,周瑜又特意吩咐程普等三位老将军,在返回柴桑的一路上,沿途将袁术得到传国玉玺,意登基为帝的消息广为散播去,一定不能让这卑鄙小人好过。

“呵呵,公谨说得没错。享受过程最重要,我想太多了!起码这辈有公谨你这位好兄弟,我已无憾了!”

接下来,在周瑜的提议下,众人对这三千“兵”行了一次大筛选,遣散大约五百余名年老多病者,剩余约二千五百人,一时也颇有些焕然一新的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