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0章邵氏院线(5/5)

候,她曾以邵逸夫妾室的身份注册。70年代大清律废除,她便成了没有名分的女人。1987年邵逸夫原配夫人去世,十年之后,邵逸夫才在拉斯维加斯|方逸桦注册结婚,终于给了她一个名分。这时邵逸夫已经90岁了,而她也已经年过花甲。

可以说,随着邵逸夫的逐渐老去,现在方逸桦已经是无线和邵氏的实际执行者。

我只是简单地和无线这些未来潜力无线的新人交谈了一会儿,还没来得及勾兑感情,方逸桦就把我拉到了一边,曾智伟他们见状,知道方逸桦有事情和我讲,并没有跟上来。

“伯爵大人,听说你有意要进军香港电影市场?这件事情是真地吗?我要最确切的说话。”说完。方逸桦一脸认真地看着我。

我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不错,我是有这个意思。”

方逸桦笑了起来“如果伯爵大人真的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有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说完,她朝远处招了招手,很快一位秘书模样的女孩就走了过来,她的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资料。

方逸桦接过资料。转手交到了我的手里“伯爵,这是邵氏电影公司旗下地院线的详细资料,还有相关的背景信息。你先看看有兴趣没有,稍后我们再谈。”

我有些惊讶地打开资料薄翻了开来,上面详细罗列了邵氏院线的各个影院在香港地区的位置分布。以及当前的香港院线状况。

原来,现在香港一共只有三条院线,一条是嘉禾院线,一条是新艺城地金公主院线,第三条就是邵氏院线了。同时,邵氏院线也是香港最大的一条院线。一部电影要成功,如果没有院线支持,排定最佳上映档期,再好的影片也难卖座。

此时的香港电影业,院线制度成为其最主要的经济支柱。要知道现在除了邵氏和嘉禾可以自产自销。其他独立制片公司只能被院线“招安”依靠他们提供资金拍摄电影。反过来讲。金公主院线想获得稳定的片源,也只有资助新艺城、永佳。甚至后来的许克电影工作室,李休贤的万能影业,才有资格挑战邵氏、嘉禾两大院线。

不过,由于新艺城在异军突起,以一部《最佳拍档》狂卖2600港币,突破香港最高票房纪录,打垮嘉禾的《龙少爷》及邵氏的《十八般武艺》。随后,新艺城推出地《难兄难弟》、《夜惊魂》、《小生怕怕》亦荣登同年十大卖座影片之列。论其票房声势,俨然已与邵氏、嘉禾三足鼎立!于是嘉禾和邵氏定下了联合打压新艺城的路线方针。

不过。嘉禾联合邵氏打击金公主地“双线联映”战略危机重重,原来邵氏作品几十年来都是片场流水线制作,水准参差不齐,所以双线联映的结果,往往是制作精良地嘉禾电影大收旺场。

邵氏电影公司获利既少,脸上又无光,绝非长久之策。于是,邵逸夫审时度势,毅然停止制作电影,决定将手里的院线转手出去。

这就是方逸桦找我的真正目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