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刘瑾。
刘瑾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帮着答道:“回禀太后娘娘,皇上他此番微服出宫,是为了到各州府体察民情…”
我本以为有刘瑾帮着打圆场,就可以轻松过关了,谁知道那胖太监刚开口说了两句,却被太后轻哼了一声打断了。
“住口!刘瑾,哀家没让你说话,你给我一边站好了!让皇上自己来讲…”
太后凤威一发,刘瑾立刻闭口不敢再言,低着头退到了一边。想来刘瑾在众人面前如此威风,对我也只是恭敬,而在这太后面前,却完全成了个孙子,连屁也不敢乱放。
太后喝退了刘瑾,目光又落向了我。我知道现在没人能帮我,只能靠自己了,老天都这么给面子,我这个皇帝肯定得继续当下去的,于是我起身离坐,站到太后面前,做出一副坦白从宽的表情,低头认错道:“母后,皇儿知错了。皇儿不该因为一时贪玩,就离宫出走,久不回京,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皇儿有负母后的教导,所以一回宫就特地来向母后请罪,还请母后重重的责罚我…”
我虽然口里说着请罪,但心里明白,自己身为皇帝,就算做错了事,太后也不可能说要把我抓起来打屁股。
“皇上,你既然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就好了。”太后听了我的话,语气已经温和了下来,眼中也闪着慈光。看来我这招自我批评还真是用对了。但听她接着说道“皇上,你年纪也不轻了,行事因该要有分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次哀家也不多说你了,不过希望以后不要再像这样一声不响的跑出去,几月个不回来…”
“是,是…”
我把自己的头点得向啄木鸟一般,摆出了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心中却想,原来太后是这么好哄的。记得小时候,自己因调皮捣蛋,闯过不少祸,老妈也是气得要打要骂,但只要我一认错,她又真舍不得下手了。看来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样,这太后也不例外。
太后吸了一口气,又语重心长地说道:“皇上,哀家知道自幼好动,生性散漫。哀家也不是想要束着你,管着你,但你该知道,做一个皇帝不容易,当一个好皇帝更不容易。你身为朱家的子孙,当今大明的天子,便身系着国家社稷,为娘的也要是非要求你向先祖一般建功立业,开疆扩土,但至少你得做到像先皇一样,将天下治理的风调雨顺,使我们大明的江山能够国泰民安,做一个守成的好皇帝。那样为娘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听完太后对我的一番教诲,望见她眼中的慈爱之色,我心中有些感触,同类的话,自己的老妈也对我说过,她说不要求能我飞黄腾达,但希望我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这或许是每个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期望。
流落到明朝的我,可说是举无目无亲。我是无法再和二十一世纪的父母团聚了,而她也不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亲生的儿子。此时我心里不自觉地将眼前这太后,认作了自己的干妈。
我望着太后,真情流露地说道:“母后,请您放心,皇儿一定会紧记你的教诲,一定会做一个好皇帝。”
太后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道:“皇上,哀家听说,你这次出宫,还带了一个女子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