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零四章大权独揽上(3/3)

听三桂此言立刻心领神会,知道蓟王对皇上是有心取而代之。当下忙拍着胸脯向三桂不住保证,三桂这才放心的让他离去。

望着曹化淳步履阑珊的离开,三桂暗自筹划,虽然此人乃是十足的小人奸贼,但只要自己善于掌握,照样能为自己所用。

三日后,三桂果然将曹化淳送入皇宫,并封为宫内大总管。这一下立时招来朝堂上下众多大臣的不满。本来现今的朝堂之上原本就充满了矛盾,很多正直且忠君之士早就对三桂的所作所为心生疑虑。单从朝廷的用人方面很多人就指出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徐过强此人原本是为祸江南数十年的贼寇首领,期间干下了很多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事,为祸之烈远甚于李自成。虽然在一片石大战期间及时的反水归顺三桂军,又主动献出太子有功,但与他为祸天下数十年相比,只能算是功过相当。就算是给他个一官半职,也只是抬举了他。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会被封为长乐侯,而且还官居户部尚书的要职。这实在是于理法难容。还有那牛金星,只是在眼看大局不保的情况下才主动献出北京城,就算保住了紫禁城及大批金银粮草等有功,顶多也就封个侍郎之职,却直接被任命为吏部尚书。这也是有违常理之举。其次再说武将方面,放眼整个朝廷,由兵部尚书开始,一直到侍郎、都指挥使、以及各镇总兵,俱都是吴三桂的旧部。可以说他一人就掌握了大明的人事任免权、后勤保障权以及军权,这对大明来说绝不是好兆头。因此那些忠君爱国之士纷纷来到皇宫求见钟毓帝,请求他撤销这些任命。

钟毓帝已经一十八岁,可以说完全有能力独自执政了。面对众大臣的责问和追究,他也是有苦难言。之所以接连下了这些圣旨,一方面确实是感恩于三桂。如没有他力挽狂澜,就没有如今的大明王朝。再者说三桂也是皇亲国戚,是自己最亲近的皇姐长平公主的夫君,也就是自己的姐夫,这样一个人自己怎能不信任有加呢!另一方面来说他也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做出这个妥协。这些压力大都来自三桂手下众多的将领,他们全都听命于三桂一人。万一将他们惹怒,几十万大军哗变起来足可以有改朝换代的强大力量。因此他综合考虑了种种因素,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当然最终结果还是取决于三桂的意见。

不过此次三桂私自决定将曹化淳调入宫中也惹起了钟毓帝的强烈不满。曹化淳是什么人?如不是他率先给李闯反贼打开城门,北京城何故于陷落的这么快?父皇、母后及皇弟何故于一一惨死?每当想起这些,钟毓帝心中就燃烧着一股滔天的恨意。本来没有将曹化淳这个逆贼处死就已经让他很窝火了,不过既然是三桂亲自开口求情,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希望今后再也不要看到这个老阉狗。可是这次三桂却突然下令让曹化淳继续出任宫内大总管,想到从此以后将每日里都要面对这张令自己深恶痛绝的脸,钟毓帝的全身就不禁微微颤抖。但是纵然他万般不情愿,既是三桂亲口做出的决定,他也不敢直接否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