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浮沉一上(2/3)

“我看这事儿难说,虽然通路是咱们冒死打开的,可三十万大军毕竟是宇文述老将军带回来的!况且此番征辽又是徒劳无功,满朝文武都没得到封赏,皇上怎么好单独封赏咱家大人!”校尉崔潜摆一幅模样,低声解释。他

此战唯一令人遗憾的就是未能生擒敌军主将乙支文兴,这位背运到极的乌骨城城主在试图挽回败局的最后努力过程中,被一柄不知从哪里飞来的长矛穿了

“可惜了,要是活捉,咱们就可以押着他向皇上献俘!”校尉崔潜不无遗憾地叹息。他所在的队伍距离战场中心远,看不到当时情景。但如果换了他在李旭的角度,他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生擒乙支文兴。同样是报捷,抓着敌军主将去献俘和拎着敌军主将的脑袋去报功,造成的轰动毕竟不一样。

昨天那一仗打得的确太漂亮了,王七斤想替自家主将谦虚都找不到可以谦虚的地方。雄武骁果营先利用地势和风向,采取毒烟战术令近半敌军失去了战斗力。然后又以少击多,连破敌军七营垒。虽然导致句丽兵全军崩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三十万东征军及时赶到,抄了对方后路,但如果没有骁果营将士的浴血奋战,东征军连回家的路都打不通,哪有机会在撤军途中拣到这么大一个便宜!

“嗯,咱们大人有勇有谋,也的确给万岁长脸!”有人凑上去,趾气扬地评。

“咱们大人那是成全他的名声,否则,立生擒了他!”王七斤大声替李旭辩解。虽然明知在当时情况下,已经累得快趴到地上旭不可能有力气去生擒敌将,他依旧愿意把自家将军形象捧得更大些。

“当然,你不看咱们大人从军以来的表现,他什么时候败过!”

“怎么不一样?”王七斤皱着眉问。他不喜崔潜,或者说天生看着对方别扭。“要知这是撤军,百万之众没有建立任何功劳,只有咱们雄武骁果营,在大败退的时刻替大隋保留住了最后一颜面!”

“是啊,那个叫乙支什么的家伙还想在给咱们将军试,结果连将军的边都没凑近,就被大人飞手一矛给钉在了地上!”没人知那柄飞矛于谁人之手,骁果们自然把阵斩敌军主将的功劳记到自家主将上。

“那可不好说,咱家郎将大人是皇上一手提起来的。他这次了脸,也相当于皇上自己了脸。这回啊,不好直接封候万都有可能!”走在队伍前方的校尉王七斤笑呵呵地回应。他是旭从护粮军中带过来的,因为表现,所以从小兵一路升到校尉。像他这嫡系军官,与主将的关系往往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对朝廷封赏的预期值也最大。

人只要努力,是有希望改变自己地位的。旭到了,王七斤也能到,张秀也能到,无数同样,同样不甘平凡的人都能到。

大伙一直找不到光耀门楣的途径,旭在两年内从籍籍无名的队正到了正五品郎将的事实,让骁果营的很多人重新拥有了梦想。

是护粮军的脸面。或者说,旭是像王七斤这样,相对寒微,却想凭借自努力改变地位的人的楷模。很多人和他一样,生时没有带着金饭勺,没有国公的老爸和不完的家资。大家和旭当年一样在温饱和贫困之间挣扎,想为父辈们分担一些责任,想让自家的门楣看上去光鲜一些。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的!”崔潜不住摇。如果再能将乙支文兴活着献于阙下,朝廷那些大佬想掩盖朗将大人的功劳都掩盖不住!但献上一个人,很多功绩都可以被公卿们选择忽略。郎将大人虽然睿智,官场经验毕竟少了些。

赐郎将大人?”路过的另一伙士兵望着周大远去的影,羡慕地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