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章 取舍 (一 上)
有dao是人生如登山,总于不上不下时最迷茫。目前旭子的状态正是这样,论官职爵位,他这个大隋忠勇伯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士族。可在看事情的目光和心底归属方面,他依旧眷恋着自己的父老乡亲。
抬tou向上看,那些世代簪缨的豪门大hu如同隔着一块硕大的水晶bi,他看得见,却rong不进去。低tou向下看,父辈的笑脸和音容却早已经模糊,无论他如何依恋,都再回不到起点。他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找不到路,也不知dao下一步该往哪里走。而四野的风却不断地chui过来,一点点把少年人的热情chui冷,心chui得越来越麻木。
好在这次他没有被“chui”多久,杨玄gan麾下的将士不给他自怜自艾的时间。就在元务本被杀后的第二天下午,斥候们带回了一连串坏消息。
卫文升战败了,四万府兵被杨玄gan麾下连铠甲都没有的船夫和盗贼打了个落hualiu水。号称一代名将的卫文升两天内连败十二场,多亏了樊子盖从洛yang城内chu兵牵制,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同时,韩世萼带着叛军顺利攻下了虎牢关,留下叛将顾觉镇守此城,然后亲自带着七万大军渡过黄河,沿永济渠向黎yang扑来。
“你可打听清楚了谁在韩世萼手下替其谋划?”听完负责掌guan斥候的校尉李孟尝的汇报后,旭子忍不住追问。韩世萼用兵迅速果决,几乎每一步都符合杨夫子笔记中的jing1要。如果夫子此时就在他的帐下,师徒两个就不得不刀兵相见了。
“是蒲山公李密。”校尉李孟尝大声回答“据斥候打听来的消息,自从收降了前中书舍人韦福嗣,杨玄gan就渐渐疏远了李密。所以李密现在给韩世萼zuo长史,同时负责替叛军联络各地山贼!”
李密?是他?临时充zuo帅殿的县衙门内立刻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蒲山公李密,这个名字大伙太熟悉了。他的家世、他的才气,他的品行,加在一起简直就是完mei。如果有人家子弟令父母失望,父母大多数情况下就会毫不客气地指chu来,当李密像你这么大年龄时,就如何如何。说话时长辈脸上的失望与羡慕jiao加,挨训的晚辈则哑口无言,自惭形秽。
关于李密的大名,旭子也早就如雷贯耳。在县学读书时,他甚至曾一度将其视为楷模。此人的曾祖父李衍官致真乡公,祖父李耀是前朝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一代名将,被封为上柱国,蒲山公。作为本朝最显赫家族之一的继承人,李密从小就有志气,好读书,文武兼备。有一次骑在niu背上读书,一时入神,居然冲撞了大将军杨素的车驾。而杨素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对李密的刻苦与博学赞誉有加。这进一步提高了李密的声名,使得京城贵胄子弟皆以与李密jiao往为荣。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李密仗义疏财,名tou更响。以致当今皇帝慕名征召,拜其为亲卫大都督。而李密居然不为富贵所动,zuo了将军后不到半个月,便报病辞去。
“法主善谋,世萼悍勇,此战定然是一场ying仗!”司仓参军秦行师摇了摇tou,向shen边的同伴gan叹。怕主将听了不高兴,所以他刻意将声音压得极低。但此刻众人的声音都压得很小,他的赞叹反而以比平时说话更清楚的程度传入了主将的耳朵。
“杨玄gan放着李密不用,反而用韦福嗣,真是…”崔潜摇tou替李密赶到惋惜。据元务本生前所言,李密是由于和杨玄ganjiao好,顾及朋友义气才不得不参加了叛军。他曾给杨玄gan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叛军跃进千里,直趋涿郡,将大隋百万东征军堵在长城外活活饿死。中策是挥兵西进,夺取关中,利用长安周围地形险要,关卡甚多的优势凭险割据。这样,大隋东征军即便及时回师,也没办法进入函谷关。下策是攻取距离黎yang最近的洛yang,扣压百官家属,bi1迫参加东征的将士投降。当时杨玄ganshen边的诸谋士大多倾向于北进,但杨玄gan却最终选择了就近攻打洛yang的下策。
“要打,咱就打李密和韩世萼,别人来了,咱还嫌打得还不痛快呢!”见都众人在夸赞李密,校尉张秀不高兴地吼dao。
此言一chu,满室震动。待大伙的目光都看过来,张秀又自觉失态,不好意思地将tou转向李旭和宇文士及,期期艾艾地解释“我是说,咱们不能总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啊。李密到底多厉害,不,不也打完了才知dao么。yan下咱们不说如何破敌,在这里夸他有什么好chu1!”
“张校尉此言正合我心。”宇文士及以手指扣案,称赞张秀的话有dao理。“那个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