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壮士六上(2/3)

自秦汉以降,地方文官大多数情况下由太守自行任命。大隋虽然把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收归了朝廷,但此刻科举刚开没多久,朝廷无法直接收拢到足够的人才,所官员委任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和前朝区别不大。地方文职在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太守举荐,朝廷的任命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唉,的不能替陛下分忧,实乃我辈之耻也!”裴之摇,长叹。官讲究‘闻弦歌而知雅意’,从李旭的回答中,他已经分析了真正的答案。低沉默了一会儿,老太守又接着问:“派兵讨平各地匪之事呢,陛下既然派遣李郎将前来。兵近期也会有所动作吧?”

“辽东之患,一直是陛下的心病。辽患不除,大隋

“那陛下明年是否还要征辽呢?李将军恕老夫罗嗦,人年纪大了,难免喜打听不相的事情!”裴之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带着几丝叹息的吻追问。

让地方安宁,百姓丰衣足,才是我等的首要任务。所以这功劳么,二人将军就莫要客气了。”裴之笑着还礼,很满意张、李两个武夫的表现。

他知之期待朝廷能派遣大军迅速剿灭河南诸郡的匪,但以他的短浅从政经验来看,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在旭尾随朝廷南返的那段日里,他从来没听朝廷说过河南诸郡的匪有多严重。甚至在渡过黄河之前,他本人亦认为所谓寇,不过是几伙藏在山中打家劫舍的蟊贼而已。谁料,这些蟊贼的实力如此之,胆如此之大,早已不满足于打家劫舍,而是主动向县城、郡城发动攻。

“陛下听闻杨逆服诛,心情大悦。每日奏章披阅得也兴!”李旭略,又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杨广自从东征无功而返后,心情就郁郁寡。杨玄被杀只令他兴了两天,接着,他就又消沉了下去,连奏折都懒得披阅。这些消息对所有随行人员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偏偏在正式场合,谁都无法宣之于

“陛下命末将前来听候张将军调遣时,并未谈及派遣府兵平的安排。主持兵事的裴矩大人当时巡西域未归,如今是否回来了,末将并不知晓!”李旭想了想,回答。

“陛下对李将军圣眷正隆,着实令人羡慕啊!”裴之也冲洛方向拱了拱手,恭维。接着,他又笑着追问了一句。“老夫德薄,已经许久未睹天颜,不知安康否?每日是否还是如当年一般劳?”

因而,裴之一人说话,即代表着整个齐郡上下百余名文职的共同意见。张须陀和李旭见老太守如此仗义,却之不恭,只好再次谢了太守举荐之恩。同时,为了表达武将们对老太守和文官们对郡兵的大力支持,张须陀又提来,把战后收益再让半成来,弥补“地方”上因为遭受寇过境造成的损失。老太守略推辞,也代表齐郡父老乡亲谢过了。双方相谈甚,彼此都刻意淡忘了数日前五个将领与两万人拼命而援兵被扣在城里无法接应的事实。

“李将军临来之前,可曾见到皇上?”裴之解决掉战利品分问题后,很快把话转到了与朝廷动向相关方面。

“末将临来齐郡之前,曾经蒙陛下亲自召见。当日情形,至今历历在目!”李旭冲着洛方向拱了拱手,回答。这句话大分是假的,连日奔波,当时受杨广召见时所说的话,旭早就记得不甚清楚。但他这个当事人不能实话实说,裴之这个问话人也不会较真到去打听皇帝和其他人说话时的细节地步。

“没事,咱们这次是私下闲聊,并未涉及公务。所以,仲些什么,就随便说两句,满足一下我们两个多嘴老儿的好奇之心!”怕李旭为难,张须陀抢先打了一句圆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