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国之栋梁(2/2)

明虽然官职卑微,以常例来说是无法见到皇帝的,但是因为他和朱玉刚的关系,他还是在陈其武的安排下来向朱玉刚当面谢恩。

送走王明后,朱玉刚到怅然若失,但他还是封了戎帅一个左都御史的官职,戎帅以前就过谏官,因为不满刘瑾等人才愤而辞官的,此番又有王明的嘱咐,因此兴的接受了圣旨。朱玉刚对他的才能也是欣赏有嘉,他一直以为李东等人都是历史上的有名人,自己应该另找一批贤臣良将才能更好的一番大事。

朱玉刚猛然一惊,突然明白了王明的良苦用心,他说的就是宁王朱宸濠,这个自己本该时刻挂在心上的人,竟然被忘掉了!据历史记载,宁王将于公元1519年发动叛,而此刻才1510年,如果王明到达赣南后能够早作防范,相信以他的能力,历史上的那一幕就不会发生了。朱玉刚不由得暗暗佩服王明的目光,国家如果多几个像他这样的人才,大明王朝何愁不能复兴呢?

朱玉刚也是暗暗佩服,于是了司明为士第一名,也就是民间所谓的状元郎,特允许他在京城骑游街三日,以为庆祝,并且又授予他翰林院修撰一职,虽然只是从六品的官职,但朱玉刚相信以司明的才华,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他的左膀右臂的。

“你不用谢朕,朕用你是因为你确实有真材实学,证明了朕当初将你带京城没有错,希望你以后好好为朝廷效力,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一片期望。”朱玉刚装一副语重心长的样,他觉得这样才能彻底征服像司明这样的文人。

都在谣言,臣不得不防。”王明表情严肃,绝非像在开玩笑。

果然,司动的连话都快说不来了,他诚惶诚恐的磕谢了皇恩,慌慌张张的退了去,生怕在皇上面前失了应有的仪态,朱玉刚看着他的背影,满意的,一切和他预料的一样顺利,他可以放心的睡个好觉了。

殿试的时候,朱玉刚拿事先准备好的考题,满朝文武都望着司明,都想看看这个书生究竟有没有真材实学。司明毫不畏惧,不慌不忙的拿了他这几个月来埋苦读的成果。皇上是问天下大势该如何看待,司明旁征博引,借贾宜的《过秦论》、苏询的《六国论》鲜明的论述了他的观,他上举天文,下列地理,纵横历史五千年,把满朝文武听得叹为观止,直呼他为大才

戎帅急忙过来拜见朱玉刚,朱玉刚无奈,只得说:“先生此去一路小心,那边就多多拜托了。”

但是朱玉刚又有舍不得让王明走,他犹豫了片刻:“先生走了的话,谁来帮朕呢?”

正德六年,朝廷在铲除刘瑾等大太监之后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当时全国各地的学踊跃参加,令满朝文武到意外的是,第一名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白衣书生夺去了,后来有人风声,原来此人名叫司明,据说和皇上有知遇之恩,于是众人再也不敢议论了。

:“朝中还有李大人他们呀。”忽然他仿佛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指着一旁的戎帅说“臣给皇上举荐一人,他一定可以为皇上一份力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