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笨办法(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一十四章笨办法

于莱州的战事,王福暂时并不清楚,只是知dao多尔衮两人在山东的进展不满,已派洪承畴作为主帅南下,接替孔、耿两人指挥清军对山东的义军进行围剿。

并不是王福不关心莱州的战事,山东虽然起义频繁,只是最大的一gu始终是谢迁所bu,何况现在谢迁所bu主要的将领都将家属送到了南方,不但无后顾之忧,而且表明了自己忠于大明的决心

只是随着天气转冷,莱州与大海相连的河liu因为枯水和结冰的原故,海路暂时断绝,王福要想知dao莱州的消息,必须经过陆路层层转达,速度自然慢了许多,好在在河liu枯水之前,明军已经尽量对莱州进行补充,莱州的义军都已经全bu换上了明军的制式兵qi,当然,大bu分是冷兵qi,存粮够数月之用,莱州本shen是府城,城池高大,王福不用担心莱州会短时间被清军攻克。对于莱州自然也就不那么关切了。

相比莱州,王福更关心洪承畴此人,对于洪承畴,王福在前世刚开始时抱着一zhong同情的态度,松锦之战,如果没有皇帝在后方拼命cui促与清军决战,an洪承畴自己的布署进行,或许战争的结果是另一zhong,后来洪承畴在粮草断绝,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也不肯投降,直到被清军攻破城池俘虏后还jian持了一段时间,比起那些刚打败仗就降甚至不战而降的大臣,洪承畴的节cao2无疑更值得肯定。

只是后来王福才越想越觉得不对,若说开tou洪承畴还扭扭nienie不肯投降的话,到后来却完全沦落一名大汉汗,为了主子的利益,洪承畴绞尽脑zhichu谋划策,李自成攻破京城后,多尔衮正是用洪承畴的计谋:“chu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chu1,疾行而进。”直趋北京。

一片石之战,李自成率大顺军仓促西撤。多尔衮命吴三桂向西追击,自统清军直趋北京,洪承畴再次向多尔衮建议:“我兵之qiang,liu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wu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

多尔衮采纳他的建议,一改以前清军烧杀掠夺的习惯,向明朝官民发布chu师告示,结果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迎接清军到来,

洪承畴的建议表面上让沿途各个州县少死了不少人,事实上却是一切从满人的利益chu发,让大明军民不战而降,安安心心zuo一个顺民,事实上顺民的结果又如何,多尔衮圈地令一下,以前那些对满人开门款附的州县,满人只是跑ma一圈,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就被qiang占,自己要么成为满人的包衣nu才,要么liu落失所,稍有反抗就掉了脑袋,剃发令一下,又是新一lun杀戳。

到了此时,洪承畴却仿佛丝毫没有看到他以前让各个州县明军民众投降时,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谅财wu的承诺,或许在洪承畴看来,这个承诺只是哄哄大家将门打开迎盗,准谁要大家真的相信。

到洪承畴受命招抚江南,更是镇压屠杀过许多抗清义军,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dao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都是死于洪承畴之手。

洪承畴又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完善清廷的政治制度,若没有洪承畴的尽心尽力,清廷即使完全靠武力征服了中原,也不能持久,这样一个大汉jian,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其不忠,又有何值得同情可言?

可惜洪承畴如此尽心尽力。依然被他shen后地主子列在贰臣传中。他地一名孙女差点讨饭为生。

王福甚至认为。洪承畴地危害比吴三桂还大。吴三桂毕竟只是一名武将。以前又屈于辽东一隅。可是洪承畴不但进士chushen。而且转战天下。投靠满人地汉jian中。比他地位高地不是没有。可论对大明地熟悉和个人能力。没有一人能比得上他。

听到洪承畴来到山东后。王福甚至有zhong不惜现在就引起与满清全面战争也要将洪承畴杀了地冲动。没有了洪承畴。满人等于少了一双yan睛和一对手脚。

只是理智还是让王福冷静下来。现在地大明已不是洪承畴了解地大明。只要大明地实力上去了。洪承畴也好。多尔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