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八:刘曹联盟第七章釜底辉煌三国(1/5)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八:刘曹联盟第七章 釜底chou薪

五月十六日,刚通过文试招纳到三位可充入幕中士子的刘晔,又得到了孔rong遣使求见消息。

对于青州的情况,刘晔的以混杂于商贾中行走各地的探子们并不能得到太多及时有用的情报,而孔rong从刘晔入主徐州后,也未有过实际上的来往,乍闻有使前来,刘晔当然是有些奇怪的。

宣使入内,自见礼间,刘晔见其人年约三十,行止从容,颇有风度,立时问dao:“使者不似凡俗,敢问名姓为何?又是为何而来?”

“某姓孙,名乾,表字公,师从郑公,因xing愚钝,故而晚成chu师,只于今岁前时仕于孔北海。”

虽为十万火急的求援之事,但也并非一句话就可以说得刘晔立时决意再次chu兵,这名为孙乾之人却又是一派不骄不躁模样,谦然回答dao。

“竟是遍注经学之郑公高足?晔前时途经北海,已闻郑公于家乡高密一带设堂教学,惜时辰不许,故而未曾拜访。却不知郑公shenti安好?今公此来,又所是何事?”

对于以毕生jing1力遍注儒家经典,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名副其实的泰山北斗郑玄,刘晔也是早闻其声名,儒家学说本shen并非一无是chu1,只是后世之人学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实行“愚民政策”故而篡改地面目全非罢了。而孙乾也并非无才之辈,他于内政方面才能与糜竺相比丝毫不差,是原本刘备手下重臣,对于他的名字,刘晔也是有些映象的,只从他问话的语气,徐州的重臣们立即就知dao这位求贤若渴的主子又在打着招贤纳才的主意了…

“乾代吾师多谢明公之关心,吾师虽年近七十。然shenti康泰,jing1力充足。而乾此来,却是受孔北海之命,因北海之危,请明公发兵再救。”

孙乾依旧是不缓不急地dao来,看来他对于孔rong也谈不上真正的誓死效忠,只不过是食其俸禄,分其忧愁罢了。

“北海国周围黄巾余luan已清,且袁显思大军在彼,怎会再遭qiang攻?”

刘晔心中一动。虽然已经想到了关键,但口中还是惊讶地问dao。

“禀明公!正是袁谭不宣而攻,突袭之下直围剧县,乾幸得数百壮士护持,方能突chu重围!”

对于刘晔与孔rong地那一段往事关系,在chu发前孔rong已与孙乾讲明,而一路所见所闻,再加上自己的猜想。孙乾已经知dao刘晔是一个极能识得大势,又有自己主张之人。如果刘晔愿意救援,不用他多说,自然会达到效果,若刘晔不愿去救,就算他费尽chunshe2,那也终是无用!

故此,孙乾索xing只讲事由经过,而不讲什么大dao理和再三请求。“嗯,此事晔已知晓。公远来辛苦,还是先下去休息,有了结果自会再派人通知于你。”

正如孙乾所料,刘晔并不需要别人来一齐劝解说服他作chu某项决定,他只需要通过各zhong突发事件也锻炼自己。并着属下文臣谋士们。

“是!”孙乾再拜一礼,然后就退下了。

而刘晔也通过这些表现确定其为一个办实事之人,看得他背影消失。再问于诸人dao:“卿等以为如何?”

“青州之地,并非明公guan辖,先前明公能够往救,却是贼围城池,故而名正言顺。今袁孔之争实难说究竟谁是谁非,属下以为,明公不应在此局势不明情况下冒然chu兵,而结怨于袁氏。”

最先表态的,是后来居上。颇有些刘晔手下。徐州文臣第一人的张昭。他在刘晔离开大半年时间内,将诸事chu1理的井井有条。虽其秉持绝对公平的作法,不卖面子的刚正作风得罪了不少人,但张昭从不谋私利的xing子还是赢得了众人敬服。

一言概之“敬而远之”就是大bu份徐州官员们对于张昭的私下态度,但同样,他这样的xing子也赢得了不少人地欣赏,从而结为友人,陈登、陈群两个就是其中代表。

“竺以为子布所言有理,青州之争事小,但却牵涉到明公与袁冀州关系,就算真要chu兵,却也只能以调停为名。”

稍后,糜竺也表示了自己的意见,他的shen份可以算是徐州实权人wu中第二位,所说话语份量自然不轻。

而在刘晔手下,非特急时候都有这一场听取意见程序的,就算刘晔因为有自己的主张而不纳言,他也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作chu说明,并非是独断专行。

这zhong作法,实际上在给了这些心腹们发挥才能空间的同时,也在完善刘晔的想法,在最后作chu结论说明时才能让意见未被采纳之人心服口服。

再加上刘晔命记事官将所有跟他最后结论相差不远之谏言记下,以其作为实际的功劳,再辅以明确地有如军中奖赏升迁制度的应用,对于手下们的发言集积xing也是极有帮助的。在这个制度下,只要有才之人,不可能没有chutou机会。

“子布与子仲所言皆有dao理,群却有不同看法——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