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战后如何这个问题,还是等能活下来再去欢欣庆祝吧…
同样地理由,同样的面孔。只是因为各自所代表地不同势力。因为必须向前冲杀才能有一线生机,注定将会有许多人失望地两军士兵们狠狠的碰撞到了一起。
利器与铠甲的不时争锋。刀枪与血肉的智暂交融,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数字代表着战争的走向。
但一条条生命真能用数字代表,他们若真有在天之灵,又会否对自己的宿命结局而感到悲哀?
听着耳边不时有人向曹操报来的伤亡数字;看着曹操那冷静非常,不为所动地脸色,刘备微微偏过头去,他心底长叹一口气,幽然间思绪飘飞——
有以前父亲早逝,少年游学于郑玄、卢植,无论是老师还是那些名义上的“同窗”都看不起自己,更谈不上有多深厚交情,又有多广阔门路。
领兵作战,非刘备所特长,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作将人之人,将帅之帅这才是能真正发挥出他所擅长的位置!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刘备再是汉室宗亲,在这个削弱宗藩数百年,宗室以万计的时代,并不能为他多带来什么。一文不名,一钱不值便是求学时的他从始至终的概论,同样也是他直到现在地体现。
深知靠求学于“弟子千人”的郑玄,以及眼界极高的卢植并不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后,刘备离开归家,奉养老母,在叔父支持下迎娶了第一位正妻。此时,他地打算也许若是无甚机会,便从此安心过于民间,养母教子,安度余生。
可惜好景不长,不仅母亲先是病逝,更有妻子也随后病重去逝,两次间他竟然都没有足够钱财能请来郎中为她们诊治…
不甘心!他不甘心自认比之于高祖刘邦用人之道丝毫不差的自己,就这么孤老于民间无所作为!
一颗强烈的要得到施展自己才能,不甘于平淡寂寞的心就这么生了根,即使他同样无奈而又不得不过着贩席织屡的生活。直到那张改变他命运的榜文,以及那道声音传来…
初次得遇刘晔,刘备在那个少年身上,并不能一眼看穿,而得到张飞与关羽两人帮助,正处于兴奋莫名状态的他,并没有多去关心这位“刘”姓少年,会否给自己带来什么。
“如果有机会,便是不择手断,我也不要再过这等狼狈的日子!”
这是刘备在别人资助下,方能使妻母入殡后,默默在心底所发誓言。如果要问他真从郑玄以及卢植处学到了什么最珍贵的东西,也许便是他清楚地发现了自己可以效仿地目标——汉高祖刘邦!
刘邦不愧姓“刘”不仅是流氓出身,行事也同样一直带着不择手断地无赖风范。面对项羽要烹杀老父威胁,他可以笑容满面地请对方尽情烹之,只拿自己与项羽结拜“烹吾父亦如汝父”为要挟,更无耻的要对方留一口汤与他喝。
面对彭城之败,六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骑兵杀得泗水不流,自己只坐于车中由车夫赶紧逃命,后方有百骑追杀场景,遇上自己趁乱逃散地儿女。他可以因为嫌弃车慢而三次踢其下车,只是由于车夫苦劝,最终才让他们能够幸免于难…
这样地人,他却能击败不可一世的项羽?!
为什么?就因为他的知人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