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同样是为早日收复乱战之地而已,还望皇上明察!”
“大将军既然有此言语,众卿也不必争论,便依进言,由大将军任丞相之职,开府任用属下理事罢!”
龙椅上的“皇帝”用他那颇有些沙哑的语调说出了这句话,由此可见,他并不认为这是何等紧要之事——反正现今便无甚权力自由可由,那么曹操进言求丞相制度复行,也是只为了名正言顺而已,既然对于他现时地影响可谓极少,他又何必纠缠于此事…
一句看似简单地话语,不仅结束了杨彪与钟繇无谓的争执,更让曹操极为简单的便在第一次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对此他自己都未想到会如此之快成功。“总算将来可以推脱掉这些,否则便是任何有王位者便是见了丞相,只怕都得恭敬以加…”
杨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肃手回于列中心中默然想道。
“谢皇上隆恩!”
在随后进行的正式封册,并加以刻印等诸事上,曹操恭敬地献出了他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这位“天子”面前的大礼。然而这等似乎是大喜之事也并未冲晕了他的头脑。
在皇帝示意免礼后,站起身来地曹操立时进言道:“前次付于安平王之礼仪,因为时间仓促,无论是安平国户藉,还是王者袍服印绶皆未付予,今应补齐。”
“丞相补办即可…”
皇帝简略地挥手示意道。
“亦可加袁冀州为大将军,令冀州牧,代督于青,并二州以安其心。”
“可…”
“尚还有最紧要之大事,近日大雪已停,不过一月之后必然天气转睛,此时便可为讨伐于逆贼袁术之机,却需得皇上诏书发于天下,约定于三月十五日大军齐攻于淮南,将此叛党一网打尽,还望皇上恩准!”
“丞相操劳于诸事,只言于他人,却于自身丝豪不提,果真高义也,臣请于皇上加于丞相武平侯之爵位,以彰其功劳!”
又是钟繇率先进言道,他倒是明明白白地显露出了自己地立场,而众多欲与曹操结好的官吏也是齐声附和,一时声势极强,而杨彪一干对于曹操渐渐转为极为戒备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保持了沉默,爵位这些东西却都是作为奖赏之用,实际利处并不大,而这时反对未必没有将前面曹操地进言请皇帝发诏书讨伐于袁术之事带了进去…
“既然众爱卿皆是如此意思,便加丞相为武平侯,赐锦衣一件,至于发诏令讨于叛贼袁术之事,请由丞相全权办理,只需最后由朕落印即可!”
这位不是刘协的皇帝,对于自身的命运会有这般转折,可以坐看以前只能仰视的大官们跪拜于他,他是作梦都未想过的,而现今既然有机会将一切本就不存在的权力让出,使得大事小事不必劳烦于他,只需每日抽些时间定时盖印,闲暇便可享受曹操不惜血本收罗入宫中地佳丽们,而曹操将嫁女于皇帝之事也渐渐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