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于16日白天才收到撤退的命令。为了免遭空袭,师长率定地
立在阵地上,黄昏之后才转移。40军118师353团负责断后。
军坦克3次围住该团,3次冲破包围而脱险。志愿军参战各
向北转移,向龙
里(砥平里北)至横城一线及北至洪川东西一线以南地区集结。至此,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好烈士,一排所有的人在王勇的带领下向烈士敬礼,没有亲人为烈士送行,没有枪声告别,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说不
的滋味,小小的砥平里成了志愿军的‘麦城’。当王勇他们撤
战场已经过了午夜,纷飞的大雪很快遮盖了整个战场,一切厮杀的痕迹都被埋没在这片荒野中,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砥平里战斗给战双方以不同的启示。
军以死伤800人的代价守住砥平里,并得到成功的经验。从此,
军放胆守卫孤立的据
。
、韩军方非常重视砥平里战斗所产生的后果。《
国第8军简史》称:“第2师在砥平里的英勇
守后来证明是挡住共产军
攻的转折
。”《韩国战争史》认为:“砥平里战斗,是
军同中共军作战中,在战术上取得的第一个成功战例,鼓舞了全军的信心和希望,解除了
决策当局对战局发展的顾虑。这次胜利的意义可与英国第8军在阿拉曼取得的胜利相比拟,也可以说是‘第二仁川’。”
归途决非坦途。一师的百余名伤员滞留在一条战场后的隧里,寸步难行,心急如焚。副师长颜文斌亲率通讯营的2个连携110副担架赶来接援,伤员们
激涕零。当他们踏上归途时,天降大雪。飞舞的雪
,是对没有制空权、徒步撤退的志愿军
队最好、最及时的掩护。
砥平里攻击受挫,成为我军第四次战役饮痛的转折。从2月18日起,敌人不让我军得到休整转移的机会,上发动他们的“屠夫行动”攻势、“撕裂者行动”攻势、“狂暴行动”计划一系列攻势,朝鲜战争的主动权,几乎有5个月被敌人夺走。我军再次被迫陷于被动,从此开始了我军更为艰苦、复杂的战斗,我军第四次战役转
第二阶段,实行机动防守的长期抗退。
吴信泉将军在回忆录中由衷地写:“多么可
的满天大雪啊!…不知多少人仰天望着这大雪飞舞的天空,控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叹
:‘这真是
克思在天之灵,天助我也!’”
志愿军得到的却是失利的教训。1951年2月10日,志愿军政治发
了第四次战役的政治动员令,指
:“第四次战役的主攻就要开始了。这个任务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要求我们必须胜利才行。因为只有胜利才能巩固已得的阵地和三个战役的成绩,只有胜利才能挫败敌人
攻的气焰和增加敌人内
的矛盾,只有胜利才能继续提
中朝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胜利信心,只有胜利才能争取休整补充的机会和争取最后消灭敌人的准备时间。这个战役关键的重要
,凡我全
指战员必须清楚的认识,务以全力争取这个战役的全
胜利。”显然结果并不如人意。
激战过后,李奇微乘直升机到达砥平里,他看到阵地前还有数百尚未掩埋的中国军人的遗
。参加砥平里战斗的志愿军各
损失较大。四十军参战的三个团死伤1830余名官兵,在向上级报告伤亡情况时,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