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纸面上伤亡数字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在大吉隆坡战区建立第一个固的桥
堡。印度陆军对这座城市的围攻将更为困难。
“昆之战,光武帝以八千骑击溃王莽百万之众;维也纳城下,三千波兰飞骑兵踏破奥斯曼二十万大军。印度军队在
生港与
来西亚陆军鏖战了整整6天,却不
行任何的休整,等待两翼
队的呼应。仍命令疲惫的大军
攻
城,败象已呈,一个团的兵力颠覆整个战局。”面对逐渐明朗的战局,胡维风中将已经成竹在
。
击完毕的“红箭-9”
式自行反坦克导弹发
车退
发
阵地,仍然散发着硝烟的4联装发
装置实施自动抛筒和再装填。而1个120毫米
式自行反坦克炮排开始
行接敌准备。
线对准目标,制导设备自动测量导弹相对瞄准线偏差角,形成激光修正指令,传输到导弹上,控制导弹沿瞄准线飞行并命中目标。
在这个距离上,理论上T-90S主战坦克完全可以依靠自所携带的9M119炮
导弹
行反击。但是由于在国内多次试验失败,印度政府早已取消该型导弹的生产和
备计划。印度陆军的装甲群只能承受中国人的远程打击,借助战术烟雾和“Z”字机动的帮助,努力
T-90S主战坦克125毫米主炮直瞄炮火的打击距离。
“组织第二波跨海运输船队,把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全给我运过海去。不过目的不是在这里—吉隆坡。而是这里——。”胡维风的手指重重的指在
来半岛的最南端—新加坡。
致命的撞击中“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的两级串联空心装药破甲战斗的前级,毫无留情撕开T-90S主战坦克上厚重的爆炸反应装甲,后级则直接穿透坦克的主装甲。
而布达拉城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湖区和地,缺乏战场信息支援的印度陆军的坦克
队毫不容易穿越中国陆军的重重火力阻击冲
布达拉城的城区也往往会陷
地泥潭,动弹不得。最终弃车而逃。
布达拉城的遭遇战,行了6个小时。印度陆军损失了整整一个坦克团的近45辆T-90S主战坦克,被迫停止了对这座吉隆坡周边最重要的卫星城市的攻击。而中国陆军的损失仅为4辆
式自行反坦克导弹发
车和2辆120毫米
式自行反坦克炮。
在开阔的平原地带,装甲单薄的120毫米式自行反坦克炮当然不能与
大的主战坦克抗衡。但是在城市地带作战,
式自行反坦克炮灵活轻便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的
现。灵巧的
式战车在建筑间充当着装甲狙击手的角
,不时的消耗着印度陆军的装甲突击力量。
“我们在大吉隆坡战区只有1个团级规模的旅先遣作战集群。后续队都还没跟上去,真的没有问题吗?”帕塔亚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
内,参谋长林太平少将看着电
地图上那孤立的红
圆
。担忧的向印度洋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提醒
。
中国陆军120毫米式自行反坦克炮战斗全重22吨,乘员4人,主要武
为1门120毫米
膛炮,战斗
速8发/分。
备有先
的火控系统,其
程和穿甲威力均大于105毫米坦克炮,与125毫米坦克炮相当。主要用于装备中国陆军轻型机械化师和快反
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