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综合这些因素,作为一艘直升机航母“澳门”号需要一新型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而此刻一直被中国军方忽视和冷藏的Z-8型舰载直升机却
了中国海军的视野。
中国于70年代末购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
由海军航空兵
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
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Z-8。
而面对需要承担多作战使命的“澳门”号轻型航空母舰,Z-8型舰载直升机却正是首选,它可以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航程700公里,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军用吉普及有关战斗人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
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
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
但是因为国产的Z-9基本型只是通用运输型,自并不
备上舰和作战能力。为了满足海军对舰载反潜直升机的需求,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在Z-9上加装着舰设备,才使Z-9
备了着舰能力。Z-9机
罩内安装了KLC-1型X波段多功能直升机机载监视雷达,可以担任为反舰导弹实施中距制导的任务,但是Z-9C没有携带对潜探测设备,对潜的探测不得不需要依靠舰艇声呐。
用于救护时Z-8舱内可载15名伤病员及担架,以及一名医护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备一台压救生绞车和两只救生艇,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救援任务。
反潜作战时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武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
,在距基地92千米的
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
雷。
在10架Z-8F型反潜直升机的包围下,印度海军的“先技术艇”的
动力攻击型潜艇“阿育王”号的活动空间很快便被压缩在以17公里为半径的反潜直升机最小探测圈内,此刻每架Z-8F型反潜直升机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小到10。5公里,Z-8F型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相互重叠的作用距离已经达到70%。
Z-8型产量低的原因尚无公开资料可询,国内外一度估计最大的可能是仿制的战机的能存在缺陷,或如发动机
心
件无法自行生产。但实际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缺乏可以搭载Z-8型舰载直升机的大型军舰,海航装备了Z-9,正是因为这
轻型直升机才是吨位还不大的海军舰艇所急需的。
Z-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付海军航空兵使用。尽
Z-8作为我国第一
国产大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早已
批量生产状态,曾经被看作中国陆航、海航的一大飞跃。但是在2002年前的漫长岁月里,Z-8生产量很低,不超过20架,在中国陆军大量引
的MI-171直升机和海军Z-9C和卡-28型反潜直升机面前,无助的变成了一个
肋。
“澳门”号轻型航空母舰选择Z-8F型反潜直升机作为其舰载直升机队的主力机型这一是令很多国际军事观察家大跌
睛的。因为众所周知,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直升机型号应该是Z-9C和卡-28型反潜直升机才对。
而卡-28型反潜直升机虽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反潜作战单元执行反潜任务,其反潜作战效能远远超过Z-9C型反潜直升机。但其有一个明显的弱:它是
直升机,因此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零
件的
被切断,这些直升机就成了一堆废铁。
Z-9系列军用直升机是中国据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授权生产的SA365N1型“海豚”直升机的国产型。而Z-9C反潜直升机是在通用运输型Z-9A的基础上研制的反潜型号。
随着2枚“鱼”-7鱼雷的
声,所有印度
兵知
他们的漫长的旅程终于接近了终
。该型鱼雷是
国Mk46型鱼雷的国内改
发展型号,采用主/被动声导方式,
程15公里,长度为2.6米,战斗
装药45公斤,由于采用了先
的OTTO动力,速度
达45节。
别到达指定海域之后,则依据“澳门”号轻型航空母舰指挥中心所布置的搜索方案,占领各自的预定探测发阵位—即以发现潜艇的中心位置为中心,以
动力潜艇最大航速为半径所构成的圆周线上,各架反潜直升机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约34。3公里上,迎风悬停并同时发下吊放式声纳
行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