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皆不可用(2/2)



对于如何应对周瑜的军,鲁肃提了两个方案,请曹定夺。第一方案,就是不周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把他放给太史慈去解决,自己趁机率领军渡过长江,彭蠡泽南,争取攻打周瑜的大本营柴桑——此乃围魏救赵之计也。但是也有风险,就是不清楚周瑜是不是真的把师主力调空了,倘若此乃诱敌之计,明攻太史慈而暗谋鲁肃,以庐江的军实力而言,可很容易就遭逢全军覆没的厄运啊。

第二个方案,则是由鲁肃率领军沿江而下,去谷封堵周瑜的后路,尝试与太史慈陆夹击,以破周瑜。风险则在于,倘若周瑜专心以敌鲁肃,鲁敬是打不过的,只能退回彭蠡。而若周瑜实分军二路,到时候彭蠡泽南的船只再,反而会把鲁肃的后路给堵了。

“末吏正是蒋济,楚国平阿人,见为鲁府君麾下功曹。”

心说你们什么意思?打算把我的江北三郡全都割裂开来吗?!

扯过几上的地图来,研究了好一会儿,才突然抬起来:“卿名蒋济?何方人氏?”

闻听此言,不禁大吃一惊,心说孙权那货才刚派人过来找我,可怜地求我在取荆之后,不要攻扬,遣质之事可再商议啊,怎么竟敢主动犯我疆界?赶打开公文来瞧,只见上面写得很清楚:

不仅如此,就在周瑜军有所行动后不久,孙权也率军从吴郡发,北上抵达长江南岸。当年孙策还在的时候,就曾多次妄图渡江以广陵,一般选择的渡江位置是在丹徒到江乘之间,可是这回孙权却跑去了江乘以西,一旦渡过长江,正好切断广陵和九江二郡的联系…

蒋济拱一拱手,表情坦然地回答:“若以济之见,府君之两策皆不可用也!”(未完待续。。)

可是随即鲁肃就遣其功曹过来,说有“急军情”禀报。曹就奇怪啊,难说黄祖有胆量犯我庐州吗?他是想以攻代守,先发制人,打破我东西对的企图吗?

沿江三郡,各有统属,仨太守也没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只是互通了一下信息而已。所以鲁肃一方面赶行文向曹禀报,另方面派遣心腹功曹蒋济前来,跟曹当面解释:孙家动了,咱们合攻江夏之事,恐怕只好暂且搁置。

可谁想到一个错,周瑜的军竟然动了,直奔巢湖而去。巢湖正位于九江、庐江二郡的,在施中游,而若沿湖而上施上游,即可直抵合城下——这不是要打合,就是想切断二郡之间的联系啊!

十数日前,首先是周瑜率领师顺江而下,自谷境内巢湖。周瑜的军原本是驻扎在彭蠡泽内的,彭蠡横跨大江南北,周瑜在其江南分训练师,鲁肃在其江北分训练师,三天两都有冲突,但只是些小打小闹而已。据鲁肃的上奏,他正好利用跟周瑜的冲突来积累经验、收教训;而在周瑜方面,也并没有跟曹家大功戈的打算,能够看住鲁肃不使渡江,那便足矣。

所以等到曹被迫迁至绿林山麓休养,他就琢磨着,我不妨先挑选一些来,去打江夏吧。黄祖麾下,最多不过两万人而已,我个两三万,再加上鲁肃、太史慈所,两面夹击,那还有拿下不下来的理吗?于是遣人快赶往庐州,去通知鲁肃和太史慈好准备。

:“据卿所见,何策为上?可直言不诲也。”

黄祖据长江之险要,若能破之,收其军,乃可东遏孙权——到时候就算你孙、刘两家真的捐弃前嫌,想要联手抗我,那也被从中切断,本联络不上啊。

于是赶整理衣衫,穿齐全了,便命刘放把来人召唤来。见了面一瞧,这位庐江的蒋功曹倒是生了一副好,其年似还不到三旬,长玉立,风神俊朗。曹便问:“何人敢犯庐江?”蒋济赶呈上公文,并且说:“吴中孙权、柴桑周瑜,乃并起兵也!”

就此,长江下游从海上溯直到彭蠡,分别由陈登、太史慈和鲁肃镇守,建立起一完整的防线,以抵御和监视江东的孙权。曹此番南征,原本有计划,若刘表不敢渡汉前来平原作战,即与鲁肃、太史慈东西对陆并行,先解决了江夏的黄祖再说。黄祖之前为是勋所荐,朝为官,曹多次让黄写信去招降黄祖,只可惜黄祖冥顽不化,决不肯背弃刘表——既然不肯投降,那就只有打降你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